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绍忠:两个十年

(2006-11-05 17:40:03)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程磊天津报道
 
              在房地产这个行业里,工程科班出身的李绍忠待了近20年。前10年忙着“工程管理”这一相对单一的环节,后10年忙着“公司管理”这一综合性事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当我开始接触到更综合性的事务时,过去近10年的‘工长’的经历对之后的10年影响很大。”这同时也在影响着融创。作为融创集团的总裁,李绍忠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专业化背景正在一点一点地改变着融创。
 
万科经验

             1987年刚开始工作的李绍忠绝对不会认为自己会做上地产企业“职业经理人”这个“行当”,那个时候,房地产甚至还没有“产业”这个概念。那一年,李绍忠揣着天津大学建筑结构专业硕士学位的“红本本”,进入天津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踌躇满志的给自己定下了“在技术岗位上往专家方向发展”的目标。在随后的几年中,李绍忠获得了天津市第一届青年科技奖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25岁就成为高级工程师,28岁成为总工程师,李绍忠渐渐接近了这个目标。
            工程领域的“技术专家”这个目标,甚至是在他1993年进入万科天津公司的时候也未曾转变。“经过朋友介绍,接触到万科,开始考虑是否需要换个环境。”1992年年底,李绍忠到了万科天津公司,任主管工程副总经理。在万科的前几年,与当时的总经理郭钧的分工上,仍旧比较偏重于工程,但也由此正式开始接触到房地产公司内部的综合管理事务。
              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在不经意间删改了李绍忠最初的目标。1995年开始的几年间,万科在天津操作了四五个项目,这也为李绍忠观察当时的地产行业提供了“场所”,并介入其中获得许多操盘和管理经验。当时万科在天津的“美国小镇”、“都市花园”等项目,李绍忠均任项目负责人。
             “在万科的8年是我目前的职业生涯里非常宝贵的时光,职业和专业的熏陶是我最大的收获。”李绍忠感慨。2000年离开万科后,李绍忠正式步入“职业经理人”这个行当,在天津鑫森置业有限公司任总经理期间,进一步将工程管理、综合管理与市场相结合。
 
“老年”李绍忠和“青年”融创

              2002年冬天,融创的创始人孙宏斌找到李绍忠谈加盟事宜时,李绍忠正在准备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的毕业论文而没有在当时进入融创。直到2003年中旬,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的社长张建星和另一个融创的股东再次找到李绍忠,邀请加盟。孙宏斌对于李绍忠的加盟也欣喜不已,加盟的这家公司是“时代奥城”的项目公司,主要负责当时该地块的招投标组织工作、中标后的规划设计和项目操作,职位为天津融创奥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为融创在天津的首个中高端住宅项目,时代奥城经过短短半年的运作大获成功,销售额超过10亿元。这个位于天津市的上佳地段,包括了45万平方米公建区和55万平方米住宅的项目,也成为目前能够代表天津高端住宅市场的项目之一。
              在李绍忠看来,天津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宏观调控深入,未来天津市场将维持稳中有升的格局。相对中高端物业和商业地产,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更大,根据环渤海经济商圈地位确立,立足天津本土市场是融创的根本,而中高端物业的利润率则是融创保持平衡的基础保障,同时也保障了股东的投资信心。在融创的投资人中,除创办人孙宏斌外,融创股东方包括了天津市政投资有限公司、天津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天津体育局天奥公司等。
              孙宏斌曾跟李绍忠开玩笑说:“我有点担心你会带出一支异样的团队来。”早期的融创在企业文化上多少秉承了一些顺驰的传统,融创在成立之初总是会拿顺驰来比较,在顺驰的基础上去“坚持些什么,改进些什么”。直到包括孙宏斌在内的融创内部开始形成共识,房地产行业必定要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年轻”的融创才开始有了一系列变化。
             “企业做大,要求既能够管理增长率,又能够管理利润率;管理一个团队,要求既能鼓舞士气和信心,又强调规范化、专业化操作的专业能力。”李绍忠说。
 
专业为王
       
              “一看就是个干房地产的。”孙宏斌这样评价李绍忠,其核心意思是说李绍忠的专业性。
               李绍忠在天津生活的时间比他近20年的房地产行业的从业经验要长很多,他从1980年念大学时就一直在天津生活。只有在2002年年底时有近半年上海生活的经历,那半年,李绍忠在万达集团上海公司任总经理。这个短暂的经历令他受益匪浅,在后来的时代奥城项目操作过程中也得以施展。
               长期专注于房地产行业,也使得李绍忠对行业大局的把握非常准确。李绍忠承认自己和融创都赶上了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时机。“我们强调的战略导向和整个团队形成的工作方式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这一切还是立足于基本的市场背景下完成的。”李绍忠说。
              “我们一直在主动地变化,企业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做的。”李绍忠说,在此基础之上,融创这个年轻的企业,通过清晰战略的制定并使融创人都能对企业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并坚决执行,以及注重项目开发、土地获取及资金资本运作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李绍忠认为,将专业能力和企业文化融为一体,就一定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地产团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我们急需要的。”
             “量力而行”和“精细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是李绍忠跟记者反复强调的,作为管理的一部分,“融创还要以对社会、对行业、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出现。我们马上要全面启动企业的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树立负责任、有个性的企业形象,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品牌价值,让融创集团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