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特别策划 |
据《中国房地产报》见习记者
颜晨北京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您认为中国城市该怎么改善投资环境,才能为国际投资者所认可?
张小冲:要营造一个为国际投资者认可的投资环境,首先需要深刻认识投资者的关注点和投资环境的内涵。目前,就中国城市改善投资环境的实践而言,最关键的是,政策措施要切实体现投资环境新的内涵。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城市对投资环境的理解还停留在几年前单纯强调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的粗浅层面。所以出现了很多地方下大力气去搞“三通一平”,甚至大搞形象工程,或者不惜以土地、税收优惠为手段与其他城市进行恶性竞争,而结果是难以吸引到高质量的外资,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世界银行的投资环境调查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那就是,城市投资环境不仅包括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更包括进入和退出壁垒、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司法效率,以及社会和谐程度等软环境建设。
中国房地产报: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理解区域协调与增强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关系?
张小冲:当今世界的竞争主要是以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主体就是城市群。有没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但是,城市群的竞争力不是一个孤立的因素,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取决于所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也取决于周边地区对城市群在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等要素方面的支持能力。因此,城市群的竞争力,更多表现为整体实力,并与区域的协调发展紧密相关。
中国房地产报:《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并强调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张小冲:城镇化是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实现现代化进程必经的历史阶段。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是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
城镇化同样是“十一五”规划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群已成为发达国家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既是创造就业和人口居住的城镇密集区,也是支撑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比如,日本的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国50%的人口和70%的生产力,美国67%的国内生产总值集中在大纽约区、大洛杉矶区和五大湖区三大城市群。
前一篇:专家: 奥运后房价将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