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笑一上海报道
随着万科、华润等地产大鳄的潜入,多年来杭州楼市一直由本地开发商唱主角的垄断局面,正在潜移默化地被打破。
10月15日,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337.HK)也实现了一直以来进入杭州的愿望。以挂牌方式成功竞得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乔司镇的四块土地,总面积逾19万平方米,计划发展成总建筑面积约为42万平方米的住宅及商业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将达人民币20亿元。
“这次入杭是复地长三角区域战略的延伸。”复地集团总裁范伟称,“长三角是复地未来发展三大战略圈层中的第三圈层,而杭州是布局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事实上,垂涎杭州的并非只有复地。知情人士透露,近来,绿地集团、深圳金地集团都对杭州的土地信息分外关注,并已派员对杭州进行了细致的调研。世茂地产去年以来也曾数度悄悄探地,有意进入杭州。
而此前已有华润、嘉里建设斥巨资在杭州大举拿地。今年5月,凯德置地也在与恒基兆业地产的争夺中胜出,以5.62亿元取得杭州一块宅地。
出现在杭州的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前几年杭州地产行情暴涨时,外地大鳄们往往止步不前,而在杭州房地产市场徘徊不前的今年,却大举进入杭州。杭州楼市,现在有着怎样巨大的财富想象空间?大鳄们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不约而同地纷至沓来?
“难道你认为现在不是好时机?”杭州万科总经理丁健反问记者,“任何阶段都是拿地的时机。要放在几年前楼市一片红火时,万科还不敢来杭州拿地,现在杭州的调控成效已经显现,从长远看市场是健康向上的。”
而在杭州滨江房产副总经理朱立东看来,这“可能与杭州房产市场启动较早,土地出让执行招拍挂较早有关”。1999年杭州就已实行土地招拍挂,而当时全国很多城市仍是协议出让土地,相对而言在其他城市拿地成本显然较低。
“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前,杭州地价、房价快速上涨,风险也在迅速上升。”朱立东说,而目前杭州地价相对理性回归,地产大鳄趁本土开发企业收缩战线时进入,不失为一个好时机。
事实上,宏观调控一年多以来,杭州确有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虽然手中握有土地资源,资金却捉襟见肘,其寻找最后的“救命稻草”之时,也就意味着,外地大鳄此时进入杭州,其“拿地”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第一太平戴维斯杭州分公司总经理杭根宝告诉记者,以前在杭州房地产企业贷款容易,稍微有一点资金就可以通过贷款启动项目,激烈的竞争使得整个杭州市场基本没有缝隙留给外来开发商。这使得杭州的开发商中,本土开发商占到80%。
“但现在本地开发商贷款困难,缺乏一定的资本运作能力的话是不敢贸然拿地。”杭根宝说。
而踩着低价的节拍入杭,却正合大鳄们的发展战略。“我们更希望以收购公司或项目的方式,在二级市场上取得土地。”金地集团有关人士即如是表示,“联合控股等是低成本介入的最佳方式。”
“更重要的是,大开发商清楚地意识到,杭州房价是有经济支撑的。可以说,杭州的城市价值到了再次重估的时候。”杭根宝认为,杭州GDP连续14年增长超过10%,拥有660万人口,这是未来居住需求的强有力支撑。“外地企业选择此时进入杭州,其实也是在看到杭州房地产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和高度后进来的。”
华润新鸿基房地产(杭州)有限公司传播部经理陈明也表示,华润之所以选择杭州作为入浙后的第二站,是考察了杭州的商业氛围、消费能力以及所获地块所在区域——钱江新城的潜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后决定的。
丁健认为,虽然觉得杭州的房价略微有点偏高,但供求没有太大偏差,并且,杭州市场自住型的比例比较高,因此杭州的房地产市场从长远来看非常不错。
大开发商们对杭州当前的市场,似乎有着惊人的默契和认识。而无可否认的是,就像万科的入驻对杭州九堡地区其他开发商造成的冲击和压力一样,外来大鳄的入杭,必将加速竞争与优化产品,引领杭州楼市进入新一轮对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