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李格非
郑州报道
在郑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中心近日报送郑州市政府待批的《2007年郑州经济适用房计划报告》中,郑东新区未被纳入其中。
“郑州今后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将向西区、南区倾斜,规模计划也将有所扩大,以缓解区域内市民扎堆认购房源的现象。”9月26日,郑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夏卫英对本报记者表示。
尽管“郑东新区今后将不再批建经济适用房”并没有以政府文件的方式确定下来,但几乎已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共识。对于“停建”的原因,郑州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认为:“目前新区用地多用于商业建设,住宅用地不多,且地价过高,已经不适合建经济适用房。”
关于土地成本的考虑
郑东新区曾经是郑州经济适用房的主要建设区域。
资料显示,为了促进郑东新区的开发建设,2003年郑州市政府推出新举措:中低收入家庭可在郑东新区购买第二套经济适用房;郑东新区内经济适用房的开发面积可以扩大30%左右;当年新批的3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指标全部“花落”郑东新区。
由于售价相对较低,郑东新区的经济适用房一度被市场所关注。2003年前后,机关单位团购经济适用房的行为也在此时期频频出现于郑东新区。但是,机关单位的团购行为引起外界的强烈质疑。郑州市经济适用房也一度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时至今日,郑东新区多数商品房小区周边市政配套仍不乐观,经济适用房项目一度陷入困境。据郑州市有关部门介绍,自2004年以来,郑东新区基本上没有制定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
目前,郑东新区建成和在建的经济适用房项目规模达90万平方米。
统计资料显示,郑东新区房屋在建和建成面积累计达1300万平方米,多以中高档住房为主。在郑东新区的购房者中,郑州以外的购房者比例超过一半,多是二次购房者和投资者。郑东新区主要项目中,部分项目的业主非郑州籍的比例高达8成,这些楼盘的客户多为私营业主和城市白领。
据记者了解,郑东新区住宅各户型的套均面积都大于全市平均水平,多以14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为主,住宅均价多在4000元/平方米。
上述开发商表示,郑东新区并非没有土地可用,主要是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不多。郑东新区新的定位短时期内抬高了新区的地价,郑东新区在建设经济适用房还是卖地满足其财政收入的两种选择上,做出了“倾向性选择”。
需求分布不平衡
9月26日,郑州市第二批经济适用房公开摇号销售,单个项目购房人数与套数比例由首次的12∶1下降到目前的5∶1。
但是,仍有业内人士认为,市民排队抢购经济适用房,说明郑州市目前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低价位房比较缺乏。
资料显示,自1995年郑州被纳入国家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试点城市以来,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3364套,竣工24019套,预销售29893套。
夏卫英表示,今后经济适用房建设将侧重西区和南区,这样考虑是因为西区和南区的用地空间、区域的分布可更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夏卫英介绍,2006年郑州经济适用房实现“双60”计划,即实现开工、竣工各60万平方米。2007年的计划规模业已申报市政府待批,规模比今年将有扩大,计划区域也较广泛,主要集中在西区、南区。
“这些区域中低收入家庭居多,加大这些区域的经济房供应,可有效缓解经济适用房供需失衡带来的压力。”夏卫英解释。
郑州市房管局副局长李武建透露,郑州年底前还将公布第三期房源,三次报名参加摇号均没摇中的市民会有特殊待遇,具体措施正在制定当中。
“公开摇号方式还要继续,而且制度会越来越完善。明年不少经济适用房项目将开工或交房,郑州市将推出更多的中低价房源。”李武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