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埃唐·休 : 住房政策应具有适应未来的灵活性

(2006-09-25 15:01:50)
分类: 特别策划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方帅 北京报道

 

          920日,来京出席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的国际建筑师协会主席加埃唐·休(Gaetan Siew)就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中“套型面积90平方米”的相关措施(以下简称“90政策”)及措施对市场的影响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中国房地产报90政策”是政府部门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创造和谐社会而制订的政策,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加埃唐·休:制订住房政策对于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棘手问题,这在一些发展比较快的国家表现得更加明显。制定这样的政策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要考虑近期的住房需求,即“满足当前的需求”,二是从远期考虑,即对整个城市发展、社会发展需求的预期,在这两种需求间去寻求一个比较中和的最佳方案。

            但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有限的资源。资源并不仅仅指钱,还包括土地面积、人口数量、能源储备等等。不论近期、远期,中国人口的问题都比较特殊,表现于:中国人口众多将导致中国巨大的建筑规模;城市发展速度和建设速度需要加快。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比较成功,但每一个成功都会伴随着问题,因此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来讲,关于大小、套型、面积等因素的限定,更多应该是去满足住房的长期需求,而不是短期需求。

 

中国房地产报:“90政策”大规模地实施,会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有人认为,控制户型面积是调控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同时也要重视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你怎么看待两者的关系?

 

加埃唐·休:“90政策”从两方面看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一是能够产生相对适合中国城市的尺度、规模及居住密度(中国城市密度很大),二是能够满足中国城市化带来的整体居住需求。然而,住宅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它应该具有更强的活力、灵活性,能够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适应新的需求,当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居住的舒适性、文明程度的需要等更多的需求就会促使住宅产生调整自身的要求,这就是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两者都不可忽视。住宅本身也具有满足这种调整要求的弹性,当然,户型的面积也是包含在此弹性中的一个因素。

 

中国房地产报有人认为“90政策”的初衷是政府部门希望通过限定房屋的具体套型面积来达到调节市场的目的,您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加埃唐·休:根据国际经验,我理解政府的初衷是:第一,要用更少的资源盖更多的房子,第二,使得这些房子的居住者离他们工作地点最近,第三,希望这些房子更多是为低收入人群服务。

           也许为了满足这三种目的会有其他的办法,但是其他办法是什么呢?主要应该有这样一种策略——在近期市场需求和远期市场需求均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低收入人群的住宅问题普遍得到解决以后,住房政策能够具有适应未来发展的灵活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