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宏斌舞步:进二退一

(2006-05-18 12:50:24)

   应和着中国房地产大势,孙宏斌的顺驰也开始了调控,调控的主题词就是收缩”——收缩发展地域,收缩组织架构,收缩管理链条(尽管又有顺驰挟30亿进军重庆的说法在后,但不应代表顺驰目前走向)。背后的原因,不管孙宏斌怎么说,在笔者看来,无外乎两条:一是缺人,二是缺钱。

    从2003年在北京大兴区高调拿地开始,顺驰,这家原本一直不被人所重视的区域型小公司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狂飙突进时代。2004年,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孙宏斌与以王石为代表的房地产传统大佬的当面争执,让顺驰和孙宏斌本人都成为房地产界最耀眼的新星。当时大家都在关注顺驰能否回款100亿,一举超越万科。笔者在会议间隙则问了孙宏斌本人一个问题:顺驰发展这么快,有没有足够的人才?孙宏斌回答说:已经培养了超过700名中层经理人才,可以派到全国各地的子公司。我相信孙宏斌是认真的,内心里也希望顺驰成功。在随后的日子里,我陆续接触到顺驰在全国各地的年轻而富有激情的老总们,他们应该是那700人里的佼佼者了。但我又陆续发现,在其他房地产公司里,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从顺驰跳过来甚至被挖过来的人物,他们成为所在公司的骨干,同时也以在顺驰工作过的经历为荣,还有人至今仍津津乐道地向我讲述当年在顺驰聆听孙宏斌培训课的感受。

    其实,顺驰的人才储备不足以支撑过快的扩张速度。我相信孙宏斌700人的说法不是妄言,但人才的素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都充分认同顺驰的文化?能否在意识上和行动上支持公司的高速扩张?能否在浮躁的房地产行业抵御众多的诱惑,把个人的发展和顺驰的发展绑在一起?从顺驰天津总部高层的多次异动来看,人的问题明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005年,房地产界最热门的词汇就是,对顺驰也不例外。融创上市雷声颇大,雨却一直没下来;不起眼的顺驰不动产网络反而成功融资4500万美元,放了卫星;顺驰的私募也一直不顺利。可以想象,任何投资人面对顺驰短时间内铺开的庞大摊子、错综复杂的权属关系、不确定的应收款以及日益逼紧的应付款,都难免心存疑虑,止步不前。

    总之,缺人和缺钱,迫使顺驰放慢了高歌猛进的步伐。重新回到前台的孙宏斌,难免在日常的经营和管理上花费宝贵的精力,留给他高瞻远瞩的时间必然减少。应该说,顺驰将陷入一段相对低潮的时期,这也让我们更钦佩王石的老辣和欣赏万科的稳健。尽管如此,笔者对孙宏斌的顺驰依然看好。

    孙宏斌的企业家精神是顺驰(加上融创)最大的财富。顺驰从中介代理发展到房地产开发,进而雄霸天津房地产市场,又冲出天津布局全国,向万科等房地产老大叫板,反映出孙宏斌的胆识;高速扩张中组织的严密和资本运作的手腕,充分显示出孙宏斌的谋略;顺驰现在的主动收缩和调整,孙宏斌的高调重返前台,更显示出企业家的精神和勇气。经此轮回,相信孙宏斌激情常在,谋略更深。

    顺驰过去几年的高歌猛进,也为将来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顺驰以一种反常规的方式,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就实现了全国范围布局,获取了大量土地储备。只要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保持向上发展的态势,顺驰终将有机会发力。在这次收缩过程中,顺驰首要解决的是组织和团队问题。构建健全的组织架构,优化组织流程,培育组织文化,打造出能够真正支持高速发展的人才队伍,是孙宏斌今后的重要工作内容。

    顺驰(加上融创)和资本市场越来越接近,一旦条件成熟,顺畅的融资渠道将成为顺驰下一次腾飞的巨大助推力。融创一只脚已经踏进股市的门槛,孙宏斌在资本市场上也从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成长为一匹备受瞩目的大白马,只要顺驰调整到位、管理健全,注定将重新成为资金的宠儿。

    3年来,孙宏斌率领顺驰和融创跳了一回进二退一的舞蹈,大踏步地迈进,又大幅度地收缩,进退之间,顺驰已经不再是屈居天津一隅的边缘角色,而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量级开发商。试想,如果没有当年稍显浮躁的高歌猛进,而是循规蹈矩地成长,现在的顺驰会更好吗?有人说,性格即命运,孙宏斌的性格决定了顺驰的命运和发展轨迹,孙宏斌的舞蹈注定是进二退一的激烈舞步,而不可能是亦步亦趋的平稳节奏。期待欣赏孙宏斌永不停息的舞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