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炒家逆风来?

(2005-11-22 17:12:45)
沈谷鸣
        曾经寄托无数金融和地产人厚望的香港领汇基金卷土重来,将于11月25日挂牌上市,不过市场反应已经远不如去年矣。
    
        有趣的是,一方面香港本地的商业地产项目、基金项目被看淡,但是另一方面,就有投资机构看好内地的地产市场。他们认为,近期不少香港本地蓝筹地产股在利息上升的影响下,股价遭遇沽压,短期反而应该选择业务集中在内地的股份,其中一类是较早前股票大升,现已进入巩固期的内地房地产股。

        而在内地房地产股中,香港分析师推荐买入的是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合生创展及富力地产,因为这几只股票在过去一段时间表现最强。可能这些分析师未曾来过内地,也不曾去过大望路东郊市场附近的珠江帝景豪宅实地勘察过,仍能保有如此强烈的信心。未被推荐的,如百仕达控股及新世界中国等内地地产股亦升幅不俗,比起跌的不成样子的沪深股市来说有着天渊之别。例如,业绩以及口碑都相当不错的万科和金地两家公司的股价目前的表现都可以用“萎靡不振”来形容,不由让人感叹真是同人不同命。

        此番情状,连业务主要集中在香港的地产股都按捺不住,为了讨买家的欢心纷纷强调,未来盈利增长重点会在内地发展及投资上。更骇人听闻的还在后面,可能内地的业界同行听完了都会觉得有点迷糊甚至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例如,香港地产“大鳄”连连表示,他们对内地媒体暂时看淡的上海市场都有信心。他们认为,上海的银行贷款放松,除可增加消费者对楼市的信心、有助楼价止跌回升外,亦反映地产市场回落的影响正逐步扩散至不同行业。故相关部门再推出新措施压制楼市的机会不大,加上上海市民收入持续增长,对楼宇需求仍然强劲,如此推断,上海楼市最坏的时期已过。

        当然,最受青睐的还是北京市场。例如,最近香港地产界的名流们在茶余饭后高尔夫之际,都会津津乐道起一块称为“北京地王”的北京吉普车厂地皮。这块将于近期拍卖的CBD土地,成交金额估计超过40亿元人民币。多家香港上市公司包括和记黄埔、合生创展及富力地产等都摩拳擦掌,表示大有兴趣参与竞投。

        令这一群大多数普通话带着浓厚粤语腔调的地产商和分析师印象深刻的是,8月北京一幅土地以高价成交,平均每平方米地价达3800元人民币,加上建筑等成本,估计项目落成后每平方米售价将在6500元人民币以上。他们觉得,这样在北京市传统郊区的项目,已经开始与深圳楼价看齐,而且这个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目前香港股市在反复拉锯的时候,似乎只有内地地产股这个板块最能吸纳资金追捧。基金经理们相信即使“北京地王”拍卖完毕后,有关股票也不会因短期利好消息兑现而结束升势,因为始终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长线概念,而此概念的炒作将在明年推向高峰。

        一般来说,香港人对地产的理解,大体用一个字来概括其精髓,就是“炒”。小市民炒四五十平方米的小户型,大地产商炒地皮、炒概念,有时候直接冲着风险溢价直来直去的行为也颇为可爱。当然前提是,你也许记得,最好你已经忘掉,现在变成法国风情豪宅的所谓香港科技未来的数码港。

        所以,当香港人手持回乡证踏过罗湖海关的时候,他们必然怀揣着一个“炒”的愿景,而以内地的股市现状,也许也只有这些无畏的香港人才敢大声说出这个“炒”字。但这个市场永远是有炒家也有用家的,经过温州炒房团一役的内地房地产市场,经由宏观调控将炒房者驱逐出市场的前例显然没有借鉴作用,那么如何迎接香港炒房团的可能光临,业界也许需要打点十二分的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