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四月份回家,父母的棺材已经油漆一新,画匠用锡粉描绘好了天堂的图案。在饱满的阳光下,老人眯起眼打量着摞在一块的两份棺材,一边摸一边夸赞做工。母亲说,如果我不行了,千万不要往医院送,我不想被他们插管子折腾,落不下全尸。我的寿衣都做好了,放在柜子里,到时给我穿上就行了。
“人总要下世的,要干干净净地走。”
做儿女的明白,老人家之所以要这么说,是怕花光了我们的积蓄。
四亿元或者更多的人民币,如果不能用于改善民生,让国民解除后顾之忧,从而放心消费,那么,除了成为权贵们新的捞金游戏项目外,不会有更多的意义。
别再用经济说事了,用公平指数和快乐指数说话吧,中国。
为了全体国民,请把资源纳税人的钱用于每一个卑微而懦弱的民众。他们不因公权力肆意发作的蛮力而折寿;他们总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即使难以存活,也死而无憾。
我希望有更多的长寿老人,是他们自愿活下去所能创造的奇迹;我更希望每个人能活足自己的寿数,人尽其寿。
在北京某大医院,我看见一个白净的女医生用高跟鞋的脚尖,灵巧地拨开换药室的大门,她丝毫也不掩盖自己厌恶的表情。在她之前,每个病人都是毕恭毕敬用手轻推开门,怀着敬意和期盼走进去。身披白衣的她,不屑于用手推开那扇拯救生命的门。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她把自己对病人的轻蔑无畏地传达出来了。
再听听她叫号的声调,空洞,冷漠,叫人浑身一颤。
把你我看成同类的感情已经稀缺,那种叫人温暖的东西,只在熟人、亲人和有用的人之间使用和流通。走在大街上,废墟般的感觉油然而生。
如果不能在医院看到一颗真挚的心,即使全民免费医疗了,我也恐怕难以活到我想活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