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上的小麦花----观看电影《隐入尘烟》有感
(2022-09-17 10:24:13)
小制作、年轻导演、艺术电影、仅有一位专业演员出演,原本这种格局的电影,注定不温不火、甚至泛人问津,可以看做是宿命。然而,这次,河西走廊的一对可怜农民的故事,却出了界,引起了社会各层面的热议。两个人,一头驴,成了一次家,搬了两次家,最后,因为意外事件导致各走各散,悲伤的结局,虽然难以让人接受,但就好像宿命一般成为不可避免。
下雪天的那次相亲,实在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以至于有人怀疑,在当下的中国,还能找到如此悲苦的两个人吗?不过,细细想来,他们两个人虽然各有各的苦,他们的苦,放在千千万万老百姓中间,也只能算作最常见的苦。古今中外的婚姻基本上遵守一个古老的法则,那就是门当户对。有先天缺陷的人的生活、生命包括婚姻就应该也是有先天缺陷的,处在如此境遇里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也算得上是天作之合。
令人感到意外同时也深深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相互照料,确确实实让人感觉到了平常生活中所蕴藏的炙热的情感和该有的温暖,这种温暖,就是贵英在寒冷的夜里站在路边等候丈夫有铁的归来,见面的那一刻,她从怀里拿出来一杯热水。这一刻,所有人,男人和女人,都能感觉到这个不起眼的女人所带来的温暖。
要说电影中最令人牵肠挂肚的场景,不同年龄段的人,关注着截然不同的情节。年轻人,大多数关注社会公平问题,他们疑惑地的是为什么要让这么命苦的人为有钱人献血?中年人,大多数关注电影的结局,马有铁到底是死了还是没有死、一个人的悲苦命运难道就没有一个欢喜结局?年长的人,大多数关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仍然重复着这样的故事?有人说,这夫妻真苦,苦的让人怀疑这样的生活是否是真的?有人说,世界上那里没有受苦的人,只是苦难的方式不同罢了。也有人说,把这么苦的生活拍成电影传到世界各地,实在不利于梳理我们的国家形象。无论人们怎样评论,其实反映出这个电影已经戳中了很多人内心深处那个一直存在的疑问:幸福是什么样的?相对于马有铁和曹贵英,很多人已经算是走出苦海了。但是,大家真的都懂得珍惜幸福吗?或者说,再看看有铁和贵英,大家的生活还不幸福吗?
从个人欣赏的角度来看,在这个电影里,最温馨的场景,就是有铁和贵英用电灯泡孵化小鸡的场景。灯光透过纸盒子上的小洞,在屋子里印上了暖色调的光斑,随着这些光斑的摆动,他们的生活好像有了波浪、有了星光,即将孵出的小鸡,就是这个家的希望。有了小鸡,就会有鸡蛋;有了鸡蛋,就能存点钱;存够了钱,就可以给贵英看病;看好了病,或许可以生个孩子。这样想一想,感觉生活的希望就在眼前,可以说戳手可得。然而,好景不长,一场意外,让这个美梦中断了。可是,谁又能保证生活中永远不出现意外情况呢?
有铁用小麦在贵英手上按一朵花,贵英用青草叶子为有铁编织两人身边的那头驴,这可能是这对夫妻之间最浪漫的谈情说爱了。情话,没有,有铁本来话就不多;信物就是草,要不了几天就枯萎了。可是,这朵朵小麦花,开在他们的心中,长长久久地盛开。
这朵小麦花,让人们久久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