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习 |
再来说“说”。
我说过,流利性比准确性更重要,特别是一开始。要说得流利,就必须大量地说,放开胆子地说,不怕出错地说。
上帝给了人两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人们多听少说。同样,要说好英语首先要学会听。这里所说的听,除了上面的意义外,还有就是要注意别人如何表达和使用语言的。比如,“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是标准的规范的英语,但显得非常呆板,不够生活化。很少有英语母语者这样对答。如果你注意,英语母语者会使用许许多多个变种。比如,用How are things? What’s up? What’s new?等等来问候,回答则可以说:Not bad. Pretty good. Same o same o(这是一个习惯说法,并不规范,但很地道,应为Same as old). Nothing special. Not much. So-so. 等等。这些答语本质上没有太多的区别。如果在非正式场合你这样回答外国朋友,他们立即会觉得你亲近了许多,会认为你的英语很到位。
听别人说话还要注意别人对你英语错误的提示和改正。比如,你可能会说,I am boring. 对方十有八九会非常有礼貌和客气地说:You mean you are bored.无形中,他告诉了你 boring和bored之间的区别和正确使用。相信下次你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在听的过程中渐渐地提高了你的说话水平。
在说的时候,为了保持对话的流畅,要学会用一些类似于我们的嗯啊这个那个之类的词来拖延时间,给自己喘息的机会来思索语句。当对方问一个问题,而你没有现成的语句回答是,你不妨马上就说:Well, let me see. 或Well, let me think. 或者干脆拉长Well…,这样双方的会话就不会出现令人尴尬的间断。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重复别人的部分或全部语句。比如对方问你,What do think about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China? 你可以说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China is…,或说:What do I think about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China? Well, let me think. It is …。在你说这些话时,要开足马力动脑筋快速思考一个答复。所有这些都会使你的会话显得流畅,弥补和遮掩了你语言上的不足。
当对方问一个很难回答或你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时,不妨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词句来推托和逃避。还是上面的例子,你也许不知道environment这个词,也许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你就可以说:What do I think about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China? Well, let me think. It is good and bad. 或It is so-so. 或It is hard to say.虽然你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也没有说,但你没有让双方的语言交流停顿,这在沟通和交流中是非常重要的。对方还以为你说的是你得真实想法呢。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方法有欺人之嫌,那你就错了。试想,在对方问你问题以后,你默不吱声,对话就会出现几秒钟的间断。如果这个间断时间持续过久,对方就会感到很难受,不知道你是不愿意对话呢还是他的问题让你难堪。不管怎么样,他会愿意跟你继续交谈下去吗?只怕奔逃犹恐不及。
用了我建议的办法,只要对方愿意继续跟你交谈下去,你就多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你的口语只能是越来越好。
在说的时候你也可以借助于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如手势(hand move)、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和动作(gesture)来帮忙。这些都是语言交流有机的组成部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只要达到了交流的目的,这些手段的使用是无可非议合情合理的。这会提高你英语交流的效率,帮助交流的流畅性,从而加快你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永远不要说My English is poor!你的英语比绝大多数外国人的汉语要好很多很多。你要有信心。你这样说,至少给你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不行。结果呢?你当然是不行的了。
当外国友人夸奖你的英语很好时,千万不要说:No, my English is not good. 你这样说,完全是我们中国式的谦虚,但会让不了解我们文化的外国友人纳闷。她认为你英语好是她的判断,你说你的英语不好,难道你在说她的判断是错误的吗?其实,你尽可以高兴地说:Thank you. 这本身也应该给你信心和鼓舞。
说有许多方法和技巧,但首先是要敢于说,大量地说。自言自语跟自己说也是有益和有效的。坚持多说应当有好处。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如何读。
读也是多多益善。开卷有益绝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读分为精读和泛读两大类。
只有课文需要精读。不论是英语课文还是英语的专业课文都需要精读。精读就是要把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要读懂。遇到不会的生词一定要查字典搞清楚他们的意思和用法。
精读的速度一定不会太快,精度的数量也不会太大。
泛 读就与精读完全不同。泛读强调的是数量,只要理解基本的意思就可以了。在泛读时,遇到生词先不要忙着查字典,应该根据上下文猜测它的词义。猜出来最好,如 果猜不出来也不要紧,继续往下看。当一个词出现三次而你还是猜不出它的词义时再查字典。这时,即便你只查了一次字典也会对这个词有比较深刻的记忆,往往就 会记住这个词。以后遇到就不是生词了。由于少查字典,你的阅读速度就会快许多,阅读量就会大,收益也就会大。
可是你可能会说,满页都是生词,根本猜不出词义。这说明你阅读的书对你而言太难了。一般地说,如果生词超过了30%,这本书或文章对你就太难了。如果95%以上的词你都认识,这本书或文章对你就太容易了。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来阅读对于泛读很重要。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你的词汇量就会快速增长。
再来看“写”。
作为非文学写作,我认为语言越简练句子越短小越好。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只要能把意思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不用追求长难复杂的句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用一些华丽的词汇、采用一些复合句都是可以的必要的,但不必花太多时间去追求。
一些通常使用的比较、对比的句型应该掌握,只用起来也增色不少。比如,Like John, Paul also likes skating. 或Unlike John who is deeply involved in sports, Paul prefers spending quiet time alone.
一些习惯用法也是可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的。比如,The
fact that …,If
写作时的逻辑和编排是很有讲究的,但这已经不只是学英语的问题了。
写了这么多还是觉得言不及义,但这个题目是在不好写,每一个小话题都可以展开当作一个独立的课题来做。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就此打住吧。不对之处请大家多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