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百态 |
用又红又专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过时了吗?
在文革期间,又红又专指的是思想红业务专。所谓思想红就是那时的不切实际的大口号。显然,这样的人才标准的确是过时了。
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
在又红又专里,如果我们把“红”看作是人品,把“专”看作是业务特长,那么,又红又专是不是就是一个好的评判人才的标准呢?
这就牵涉到衡量人才的标准问题。
许许多多的求职者在找工作时想的是怎样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很多用人单位想的也是如何找到招到能干的人才。往往被忽略或忽视的是人才的品德问题素质问题。
对 我而言,人才的品行和素质是第一位的。专业技能是第二位的。如果一个人的业务不够好,我可以教她;但一个不诚实、不道德、不可靠、不守信用,我却没有办法 教他。想想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儿?我曾经雇了一个销售人员,第一个月的报销费用里就存在许许多多问题,秘书马上向我提出该人的诚信问题。在差旅费的小事 小钱上他都手脚不干净,那么大宗业务上他又会如何呢?我怎么可以把一个区域的销售工作放心地交给他负责呢?
我现在就在找人招人,但进展迟缓,让我很着急。一方面有那么多的人在找工作,一方面我却招不到人,不能不说非常令人遗憾和可惜。我敢说,像我这样招不到合适员工的人绝不是我一个,而是有很多。
这 跟追风马提到的问题也有所关联。是的,我们要把我们最好的一面在面试时展现给用人方,但这绝对不可以突破为人诚实的底线。如果我们靠说谎也许我们侥幸一时 蒙混过关,但到了日久见人心的时候,我们又如何面对他人?或许我们并没有打算在此长留,但跳了跳去,那个槽才能栓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