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又红又专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过时了吗?

(2006-04-03 01:04:20)
分类: 社会百态

用又红又专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过时了吗?

 
            又红又专这个名词对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是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以后出生的人却闻所未闻。流行词语寿命多不长,但这么一个当年红极一时、耳熟能详、流传甚广的一个词,今天却再无人问津,的确有些出乎意料,却又有着一丝丝悲哀。

在文革期间,又红又专指的是思想红业务专。所谓思想红就是那时的不切实际的大口号。显然,这样的人才标准的确是过时了。

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

在又红又专里,如果我们把“红”看作是人品,把“专”看作是业务特长,那么,又红又专是不是就是一个好的评判人才的标准呢?

这就牵涉到衡量人才的标准问题。

许许多多的求职者在找工作时想的是怎样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很多用人单位想的也是如何找到招到能干的人才。往往被忽略或忽视的是人才的品德问题素质问题。

对 我而言,人才的品行和素质是第一位的。专业技能是第二位的。如果一个人的业务不够好,我可以教她;但一个不诚实、不道德、不可靠、不守信用,我却没有办法 教他。想想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儿?我曾经雇了一个销售人员,第一个月的报销费用里就存在许许多多问题,秘书马上向我提出该人的诚信问题。在差旅费的小事 小钱上他都手脚不干净,那么大宗业务上他又会如何呢?我怎么可以把一个区域的销售工作放心地交给他负责呢?

我现在就在找人招人,但进展迟缓,让我很着急。一方面有那么多的人在找工作,一方面我却招不到人,不能不说非常令人遗憾和可惜。我敢说,像我这样招不到合适员工的人绝不是我一个,而是有很多。

这 跟追风马提到的问题也有所关联。是的,我们要把我们最好的一面在面试时展现给用人方,但这绝对不可以突破为人诚实的底线。如果我们靠说谎也许我们侥幸一时 蒙混过关,但到了日久见人心的时候,我们又如何面对他人?或许我们并没有打算在此长留,但跳了跳去,那个槽才能栓住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