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今年超级女声最先决出3甲的赛区,当时节目还没有发展到后来那么火爆,整个比赛下来并没有太多的悬念和太大的争议。很多人都说,广州赛区是周笔畅一枝独秀地绽放在赛场上,从某种意义上也正是如此,因此,直到最后她在本赛区的夺冠也是毫无争议的。
A.去年(2004年)
说到周笔畅,要从2004年说起。那时她参加了2004年香港华娱卫视的“我是中国星”(后来更名为“星华娱制造”),这也是一个没有门槛的选秀比赛类节目。当时我和柯以敏也是评委,对她的印象特别深刻。其实在那一期的比赛里,也是有不少很优秀的选手的,包括后来拿了冠军的“四度空间组合”——一个来自北京的四重唱男声乐队。
还记得第一场是在一个水上乐园,天气热得要死,下面的人穿着泳衣,像下饺子一样跳进水里。我们几个评委汗流浃背地坐在评委席上,看着海选的选手们一个个被从水中央请上来。周笔畅那时候留着个小卷毛,头发贴在额头上,带着个黑框眼镜,穿得像个男孩子。她当时也是唱R&B,陶喆的歌,乐感特别好,节奏感也不错,整体感觉挺突出,但水平绝对没有到现在的程度。
当时,柯以敏就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这个女孩有发展。其实我对比较中性的歌手并不怎么偏爱,因而一开始只是觉得周笔畅挺独特而已。可是,越往后面的比赛,我对她的印象就越好。她是这么一个人,一开始你不会觉得她唱功惊人,但她那种独特的气质在慢慢渗透出来,就像广东的老火汤,是要炖一段时间之后,味道才会特别浓。
在后来一场淘汰赛里,周笔畅演唱完,很多评委都给她打了高分,但我却打了个最低分,这导致她出了局。当时她看着我的分数牌非常惊讶,因为她一直都觉得我很欣赏她——事实上的确如此,但我却亲手把她给淘汰了,相信对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当时我的考虑是,首先,那一场比赛中她的确没有表现得很到位,她本应该有更多的内涵发挥出来;其次,在我心中总是有个感觉,像她这样的歌手,不是一鸣惊人,也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凭我多年的经验,她在那样的比赛里,最多再走一关、两关,但是一定走不到最后。如果我把标准放宽,让她再多走两关才被淘汰,她会以为自己已经尽力了,只是自己能力不够而已。我不愿意让她有这种懈怠。其实我想得挺深挺远的,可能别人会不理解,甚至不认同;但是,我认为潜力比一时的成绩更重要。
在《神雕侠侣》里,杨过自创黯然销魂掌,就是在念及夫妻永诀的哀恸中领悟出来的,就是在愤恨加不甘中才爆发出来的潜能。周笔畅在“星华娱制造”前,也参加了很多比赛,基本上可以称做是比赛专业户,但是一直没有很突出的成绩,被淘汰了很多次。有一次是在上海被汪峰淘汰的,然后在“星华娱制造”又被我当头打了一棒。后来过了好久她见到我时,她还是觉得非常不可思议,问我说:“黑老师你当时是不是真的举错牌了?”我咬咬牙,告诉她我没举错。说不准她真的就是经历到那次失败之后,黯然地回去,然后居然就练成了黯然销魂掌。于是在2005年3月广州唱区海选的时候,她就向我们使出了第一掌。
B.今年(2005年)
周笔畅是广州唱区海选最后一天的下午才来的。还记得那天她的鼻子还是额头上好像长了个大包,就跟没洗脸似的,让人觉得特别可爱,我都有点忍俊不禁。当时她唱完就很平静地出去了,我心里反而特别激动。后来记者来采访的时候,我就说:“今天下午来了一个唱R&B的歌手,太特别了,我非常喜欢她。”其实说的就是周笔畅。
周笔畅从海选开始冒出来,当时我就在心里暗笑——如果没有黯然,就没有销魂掌啦!
其实周笔畅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歌手的成长肯定要经过很多很多的磨难、坎坷,其间最重要的是自我修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最痛苦的,别人给你再多的指点也没有用。
我还记得广州唱区海选过后,周笔畅已经进了五十强。我去星海音乐学院办事的时候,碰到她,我们就坐在小卖部的台阶上,聊了好多东西,她才知道我的那些想法。也是那次我才知道易慧是她的同学,李娜是她的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