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妙赏金瓶梅:蔡御史嫖娼记(第四十九回)

(2012-06-12 21:06:30)
标签:

金瓶梅

文化

分类: 细读《金瓶梅》

    蔡蕴初次来西门庆家,过夜时只有两个小厮陪侍。蔡蕴一夜无事,倒让好男风的安忱占了便宜。因为这是初次接待,人家又是新科状元,正经读书人出身,冒冒失失招个妓女来陪过夜,万一严拒,岂不尴尬?当然,此时蔡蕴还没发迹,不知以后能否对自己有大用,西门庆没必要在财与色上下狠功夫刻意巴结笼络他。

蔡蕴第二次来西门庆家,已是官场大员,手中还有可为西门庆提供好处的权力,两个臭味相设投,立马便成莫逆之交。西门庆使出浑身解数,极尽拍马逢迎之能事,竭尽全力要把蔡蕴陪好。于是,在品尝千两银子一桌的美味佳肴与赠予了丰厚的钱财礼物之后,又适时送上美妓,让蔡蕴在极大满足“财”欲之后又饱饫色欲,进而成为沆瀣一气的好兄弟,权为西门庆所用。

那是酒宴过后,西门庆请蔡蕴留宿,蔡蕴一句“过蒙爱厚”不假思索应承下来,似乎对西门庆夜生活的安排早已有所期盼,第一次来访时安忱与书童的龙阳之乐还当萦绕于心。西门庆“叫玳安儿附耳低言”,让他把妓女董娇儿与韩金钏“打后门里用轿子抬了来,休交一人知道”,行为极其诡秘。待两个妓女来了后,西门庆又吩咐“把轿子抬过一边才好”,怕被别人看到。精明的西门庆处理此类事,得心应手,心细如发,为的是让蔡蕴放心嫖妓,而无后顾之忧。西门庆又特别去吴月娘房中,叮嘱两个妓女“不可怠慢,用心扶侍他,自然酬谢你”。

在献上美色之前,西门庆提出盐引事,蔡蕴大手笔,提前一月支取,远远超出西门庆提前十天的预想,大发了一笔横财,怎能不令西门庆感恩戴德,感激涕零。两人感情急剧升温,如血浓于水的亲兄弟,可以无话不说,无事不做,为蔡蕴嫖妓做足铺垫。

酒罢唱毕,蔡蕴以“深扰一日,酒告止了罢”起身离席。西门庆随他花园游玩一回后,到了翡翠轩,那里“湘帘低簇,银烛荧煌,设下酒席……关上角门。只见两个唱的,盛装打扮,立于阶下,向行烛也似磕了四个头”。

西门庆简直就像变戏法,待蔡蕴转了一圈回来,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蔡御史看见,欲进不能,欲退不舍。便说道:四泉,你如何这等爱厚?恐使不得。

为何欲进不能?因为如此布设,明摆着是给他美妓享用,像他这样有身份的朝廷命官,怎好坦然而入?

为何又欲退不舍?一句话道破心中隐秘,面对如此佳丽,又是为他专供,到口的美食,岂能舍弃不要?“不舍”二字,写出心中欲火如炽。

内心为进退纠结时,脱口而出一句肺胕之言,明是拒绝,实乃笑纳。那一声“四泉”的亲切称呼,绵软而肉麻,是情动于衷使然。继之感谢西门庆对他的“厚爱”——把提供妓女过夜,以色行贿称作“厚爱”,已无任何道德官品可言,自画一副厚颜无耻的嘴脸,纯是情欲似火的嫖客心态。而最后“恐使不得”的婉拒之词,重心落在“恐”上,看似顾虑,实则默许。

西门庆似乎早有预案,引经据典笑言:“与昔日东山之游,又何异乎?”将嫖妓之事类比于谢安与王羲之游会稽东山,当成忘情山水、吟诗作文的风流佳话,实在不伦不类,不知西门庆是如何想出来的。但如此粗鄙之人能脱口而出如此雅致之语,肯定是前做了功课。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西门庆以此应对蔡蕴恰到好处——与美人欢度良宵同“昔日东山之游”何异?

“恐我不如安石之才,而君有王右军之高致矣。”蔡蕴见风使舵,乘势而上,一个“恐”字,大言不惭自比谢安,似乎自己并不比谢安差上多少。更恬不知耻的是,将粗俗不堪的西门庆比如书圣王羲之,简直是把蛤蟆比作天鹅。二人一来一往,一唱一和,嫖妓丑事就顺理成章成了文人雅事,心照不宣,何乐而不为?于是蔡蕴“月下与二妓携手,恍若刘阮入天台”,西门庆色贿大功告成。

此后蔡蕴如鱼得水,应付裕如,与妓女又是下棋,又是题诗,最后“一手拉着董娇儿”不放松,情难自已,“两个收拾上床就寝”。

西门庆先是财贿,继而色诱,蔡蕴毫不客气,一一笑纳。在权钱交易中,他心安理得,圆滑练达,俨然官场老手做派。其时他才入官一年左右,即熏染腐蚀得如此厚黑,由此可见官场腐败之深重,更可预测假以时日,蔡蕴能不成为大贪大奸之官?

蔡蕴考上状元,是他人生分水岭,从一介贫寒草民一跃而入官场,仿佛街头饿狗在五星酒店有一席之地。大奸蔡京成他干爹,恶棍西门庆亲如兄弟,两个人生导师让他神速成为贪财好色滥权的一个优秀纯洁的读书种子进入官场后迅速堕落为贪鄙丑类,似乎是一种必然

较之第一次出场,蔡蕴由初入官场的雏鸟,迅速成长为一只高飞的小鹰,嫩虽嫩点,却已显露出它的成熟,它的自信,它的历练,它的欲望,它的能量,它的适应性。蔡蕴被西门庆第一次盛情接待时,是在中状元任了秘书省正事后,这时浑身上下还散发着书生气,透着没有被官场污染的青涩。拜会西门庆后还以“归心匆匆”为由拒绝西门庆的吃请,但不撑西门庆三邀两请,就碍于面子,不仅留下来吃酒,还留下来过夜。进得院落时,看到“花木深秀”便“心中大喜”,显现内心有着读书人的诗情雅韵。但第二次来会西门庆时,做了巡盐史,身份大变,权高位重,身上读书人的青涩已消除殆尽,官场习气尽染,社交场合应付裕如,请酒不再有丝毫的客套,从容享受“肴列珍羞,汤陈桃浪”。显而易见,步入官场后的蔡蕴如鱼得水,适应了官场规则,坦然享受官位带来的种种特权。这个官场新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从一个侧面,不仅展示出腐败官场对读书人的腐蚀,展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弊端,更见出的官场的黑暗与腐朽。

 

 

2012610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