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知道了每一本书刊都是经过编辑之手精心裁剪,才能呈现出读者喜爱的姿态以后,编辑在我心目中一直具有崇高的地位,因为作者的写作更倾向于自己内心情感的尽情发泄,而编辑对文稿的调整则是使作者的描述更贴近读者的内心世界。
接触书业以后,我陆陆续续认识了很多编辑,虽然他们各自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学科等等不同出版领域工作,但他们都具备一项共同的技能--编辑艺术。
最初我一点儿也不懂编辑技能,更谈上有水准的文字处理艺术,可自己内心又对摆弄文字充满热情。我买了一些有关编辑方面的专业图书,仔细研读的同时又随时请教平时碰到的每一位编辑,逐渐知道了成为一位合格编辑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素质,其中编辑的责任心就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内容之一。
一天,在一家公司的办公室里,一位销售人员给我看了一封纸信,我很惊讶,信息时代竟然还有编辑手写复信。那封信来自一家杂志社,字迹非常潦草,有点像医生开的处方,中间很多字猜不出念什么,不过信里的内容大致看明白了,就是投来的稿件杂志社不能采用。我说这是一封很正常的编辑退稿复信,不理解那位销售人员为啥让我看这个?
他笑着让我再看看复函后面,我翻了翻,发现被退回来的并不是稿件,而是一份杂志社比对那位销售人员寄出去的出版物产品说明书的解释。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复信的这位编辑要么是全然不懂什么叫稿件和产品说明书,要么是根本没有责任心、对来信都没有扫上一眼,而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然怎么会分不清什么是稿件、什么是产品说明书?
当然,我听说过类似应付差事的编辑绝不只是这一位,但还没见过像上面那位杂志编辑如此荒唐的行为,这不仅仅是一家杂志社里发生的一则平常笑话,难道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映射出国内出版领域某些不合时宜的工作作风?一个编辑的落伍不能代表一个行业,却是书业不良习气的一种折射。
几年前,我认识的一位在海外出版社做事的朋友,让我帮忙把一份退稿转给国内一位作者,我开玩笑问他不会是因为省一点邮费吧?他说这位作者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人当面退交要比直接邮寄人情味浓一些。我见他把退稿整理好,附上退稿函,又在纸袋里放了一本他们新近出版的图书,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举动至今历历在目......
-------------------------------
免费邮件订阅服务(LSMAIL200827)------------------------------

欢迎订阅洛斯事务网络版免费邮件服务,请将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到邮箱bookweekly@hotmail.com ,每周我们将把最新文章直接发送到您的邮箱里。订阅或退订可随时提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