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书业记者渠竞帆写了一篇有关美国鲍德斯新开了一家概念书店的报道,细读后感觉很新奇,毕竟全球图书零售整体处于低迷状态,这种书店创新最终成功与否还是未知数,但结合信息时代读者新需求,尝试分销新思路,其行为理所当然值得我们歌颂。
我仔细看了两遍那篇概念书店报道,又上网看了一些相关视频,发现概念书店在原有书店模式基础上,又在卖场里增加了现场自主制作相册或作品,通过网络寻找家谱,下载音乐和电子书,安排旅行,学习烹饪等几项新业务,尽管图书零售仍然是书店经营主体,但这些时髦的数字功能让人倍感清新。
去年夏天,出外办事时顺路到北京一家大型零售书店转了转,在卖场里正好碰到书店一位认识的业务人员,闲聊中说到逐渐兴旺的数字出版,他开玩笑地说,将来读者真得都使用数字产品阅读的话,恐怕书店就要改成网吧了。
虽然互联网和手机应用正在中国迅猛发展,但图书在阅读领域目前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球书店图书销售普遍萎缩是不可争辩的事实,调整书店业务结构,使经营更贴近时代变化,满足读者新需求,更是急于付诸的实际行动,鲍德斯概念书店的出现无疑是尝试传统与时尚相接合的创新典范。
说到信息时代,我们身边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数字产品所带来的便利;而说到数字书业,则仿佛是离我们很遥远的陌生事情。
目前,中国尚没有一家真正完整的数字出版商或数字书店,数字出版形式主
要有两种:一种类型是以知网、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数字出版商,拥有数字出版生产和销售功能,却没有制造出版内容的能力;另一种类型是众多网络原创网站,拥有展示平台和内容,却缺少做出版所必须履行的严谨编辑程序。前一种书刊延展加工使传统出版平添了数字化的魅力,后一种开放的数字平台使任何人原创思想随意交流成为可能。
我们经常看到书业内外对数字出版概念的困惑,到底什么样的出版形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呢?
传统纸书出版基础流程是把经过编辑的文字和图片,通过纸介质呈现给读者,也就是说只要把文字图片编辑后,利用某种载体表现出来,就达到了出版功能和目的,如果载体是纸张,那就属于纸制出版;如果载体是电子器械,那就属于数字出版了。
如今,就我个人而言,有时阅读纸版图书,有时阅读网上文字,还有时把一些电子文档,图片或图书传输到手机上阅读。很多时候,在往手机里传送文字或图片之前,我一般都要在电脑上进行一些最简单的编辑工作,比如,裁剪大图片使之美观并适合小屏幕,删除那些属于常识的琐碎文字以节省阅读时间,合并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使阅读更具趣味性等等,然后再传输文件到手机里以供随时阅读。
经过我亲手编辑的文字和图片,利用软件制作成一个个独立的阅读作品,最终发送到手机里看见的就是一部部不同于原始文档的数字作品了。我可以在手机上直接阅读这些独家作品,可以发给朋友们分享,可以打印装订成册留存,还可以随时进行修订。
我经常梦想,哪一天不必自力更生,有一批数字出版商,能够制作出丰富多彩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等数字化产品,通过数字书店为读者提供温馨服务,那该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新生活!
----------------------------------
渠竞帆 数字时代连锁大鳄如何振兴
360度图片观看鲍德斯概念书店
视频观看鲍德斯概念书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