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书店卖场客流量新华书店北京 |
分类: 市调 |

三联书店
在北京的中型书店中,三联书店是最有名的。在万米书店诞生之前,它的营业状况也是十分惊人的。目前书店的客流量远不如从前,但在中型书店里还是处于经营比较好的状态。
书店分地下,地面和楼上三层营业,主要的读者仍然是大学生,年轻人和知识分子。卖场管理整体不错,虽然一些设施有些陈旧,但卫生状况保持得很好。理货员素质很高,每个人基本上在忙碌日常事务,但着装不是很规范,与读者分不清身份。书刊码放得很规矩,但个别过于脏破的书刊仍然摆放在书架上,没有及时报损处理,直观上影响卖场的感觉。
书店陈列的图书品种相对较全,但从读者在卖场里的分布来看,还是有一些销售额很低的图书品种占用着卖场营业空间。
书店在三楼角落处设有水吧,规模不大,但管理很规范。书店提袋率一般。
涵芬楼书店
这家书店是在商务印书馆原来的小门脸位置上重新建成的,开业有一段时间了,书店虽然临街,门前又有多条公交车线路,停车位也很充裕,但书店的客流量不是很大,提袋率更是偏低。
书店分地下,地面和楼上三层营业,干净整洁,图书码放十分规矩。卖场陈列的图书品种限于人文、地理、社科、辞书、经管、艺术等几个主要类别,像教辅书等目前构成书店基本陈列的图书品种极少,儿童书销售区是今年取消音像区改建而成的,书店定位经营很鲜明,但在读者需求变化较大的今天,个性化经营能否成功,的确是一件值得书业人员思考的事情。
书店理货员的仪表、服务都很好,卖场环境也十分方便读者,同时在地面层还设有虽然很小,却非常干净的卫生间。在书店地下层最里面设有十几平米的水吧,干净整洁,但灯光有些昏暗。在书店三楼里面还设有一个很小的讲座会场,直观感觉实用性不是很大。
花市新华书店
北京的中型新华书店,名气最大的恐怕就是花市的新华书店了。这家书店位于崇文门的闹市区,周边居民多,客流量大,具有图书零售很好的先天条件。
书店外表做了装潢,楼顶装了巨大的“新华书店”标志,很远处就能看到。卖场里也做了较大的装修,但感觉装饰工作不是很理想,如收银台等一些重要的区域考虑不是很周到。
这家书店一直以卖教辅书最出名,现在卖场里见到的读者仍然是以中小学学生为主,教辅书的品种也是书店陈列的首要品种,其他的图书品种也有一些,但比例都不是很大。书店给我们的印象是很凌乱,图书码放不规矩,各个业种的布局缺少考虑,图书理货也不及时。虽然客流量为中等水平,但提袋率较高。
新华书店总店翠微路店
这家书店开业已有一年多了,是新华书店总店与民营书店合资开办的中型书店。书店处于翠微路的支路上,主路口没有路标,不熟悉地形的读者需要花费一定的周折才能找到这家书店。
书店外观基本上还是新华书店的风格,但卖场里已不是新华书店的传统卖场风格,书架、装潢、营业员都给了我们新鲜的感觉。不过,书店处于居民区的亚商业环境,客流量感觉一般,经验表明,在这类地区开办中型书店不是很理想。
书店陈列的图书品种是集中了当前比较热门的经管、计算机、教辅等几类图书为主,工具书占了很大的比重。书店别具特色的是几个制作成木轮推车的书台,既实用又新颖,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
虽然书店开业已有一段时间了,但客流量仍然很小。书店管理很规范,小到书店卫生,大到卖场服务,显然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
万圣书园
这家书店位于海淀区的知识产业区内,周边居民不是很多,虽然书店位于主要街道的临街,但门前的客流量不是很大。
书店分两层营业,并设有很大的咖啡屋,楼梯处作了特色的艺术化处理,其装饰能给读者留下很好的印象。书店一层的营业面积很小,主要营业区在二楼,图书摆放非常拥挤,但很有规矩,营业员理货也很及时,所以卖场图书很多,但感觉不乱,读者选购图书十分便捷。
可能是针对自家书店的客户群体,书店经营的图书品种基本上是高校学生和知识分子经常接触的图书,像儿童书等这些大众化图书品种,卖场里比较少。
光合作用书店
书店位于北京五道口的中心区,紧邻轻轨车站,处于一座街角居民楼的底层。书店分上下两层,一层面积很小,二层较大,但却是小房间连通的卖场,感觉比较拥挤。同时在二层设有较大的咖啡屋。
书店管理比较规矩,经营也花了不少的心思,图书的码放很整齐,卫生状况也很好,图书经营的品种也主要是针对高校学生和知识分子的采购,可能是卖场空间有限,所以图书品种不是很全,但可以看出是经过采购人员精心挑选的。
书店虽然装修简陋,但很有文化品位,各种宣传很到位,使人印象深刻。
涵芬楼书店
花市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总店翠微路店
万圣书园
光合作用书店
中国书店
旧书在行业里始终让业内人士有一点点儿鄙视,俗称为垃圾书,此观点虽有些偏颇,但在新书大量涌现又迅速积压的今天,旧书要想得到读者的喜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风入松书店
国林风书店
纸老虎图书广场
新华书店小庄书店
后一篇:6月11日紧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