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不知是什么日子,我的手竟然两次被纸边割破,一次是翻看普通的打印纸文件,一次是晚饭时翻看同行买的画册,鲜血直流,有点疼痛,白天还好,容易找到止血的药品,可晚上就有点麻烦了,害得好友离开饭桌,驱车跑到较远的地方去买止血喷雾剂。
书业是离不开纸张的,我的生活也是离不开纸张的接触,不过现在触摸纸张的机会相比过去要少多了,这要感谢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神奇。
一觉醒来,感觉割破的手指还有些隐隐作痛,看着自己的手指,我在想:如今都在哪些时候接触纸张呢?
餐巾纸卫生纸:这种纸张经过柔化处理,属于低密度纸张,绝不会割破手指。
报纸:这种纸纸张粗糙,文章也粗糙,纸张一般不会割破手指,文章多是时效性事件的描述,我也不会花过多时间去仔细阅读,更多的时候是在等人或没有网络和杂志的时候,买来浏览。
杂志:我看的杂志,现在大多是铜版纸印刷的,纸张的密度最大,翻阅时要格外小心,不然就会割破手指。不过,很多杂志现在采用了60g左右的铜版纸,纸张非常柔软,一般也不会割破手指。杂志目前是我主要阅读的纸制媒介,虽然有割破手指的风险,但杂志的版式制作精美,内容编写前沿且精要,那点流血的风险就算不了什么了。不过,可能是晓得铜版纸纸边的厉害,翻阅时小心翼翼,手指被铜版纸割破,昨晚还是近两年的第一次。
图书:图书纸张割破手指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纯铜版纸印刷的图书,一个是普通纸张图书的铜版纸封面。我现在完整阅读的图书不是很多,偶尔很想认真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铜版纸或卡纸封面撕掉。
文件:现在的文件用纸一般是胶版纸,属于中等密度的纸张,但这种纸张很容易割破手指,虽然很多日常办公已脱离开纸张,但彻底实现无纸化办公还需要一段时间。
鉴于我的手指常常被纸张割破,好友说要给我买一打薄手套,供翻阅纸张时使用,可我觉得话语中暗含着讥讽的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