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杂谈 |
分类: 灯下随笔 |
卢梭认为,孩子在这个时期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他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即他们只能接受关于事物的声音、形状和感觉,而不能接受关于事物的观念。因此,本时期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其获得丰富的感觉经验。另外,还要继续进行体育,使提供感官的身体健康强壮。
卢梭极为重视感觉教育,认为感觉是知识的门户,是理性发展的工具。要学习思考,必须首先训练感觉和身体器官,以便为理性活动打好基础。基于上述观点,卢梭反对儿童在12岁以前学习书本知识,强调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他说,对于儿童来说,“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儿童在观察、接触周围事物的活动中,可以获得很多直接知识。
在如何发展感觉,训练儿童各种感官方面,卢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卢梭指出,人们并不是平均地使用感觉官能的。在各种感觉中运用最多的是触觉。触觉 ,“它遍布于我们身体的整个表面”。能够使人们及时地、不断地获得各种经验。物体的温度、形状、大小、轻重和硬度,都可以通过触觉获得。
卢梭认为,触觉的范围远较其他感觉狭窄,但它的觉察是清楚的,它的判断是可靠的,它最能给人们保全生命所需要的直接知识,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发展儿童的触觉。
发展触觉的主要方法是练习。卢梭主张让儿童像盲人那样抚摸物体,训练触觉的敏锐性和准确性。深夜把孩子关在一间屋子里,让他根据拍手的回声判断屋子的大小。还可以用游戏训练孩子辨认事物的能力。
卢梭极为重视感觉教育,认为感觉是知识的门户,是理性发展的工具。要学习思考,必须首先训练感觉和身体器官,以便为理性活动打好基础。基于上述观点,卢梭反对儿童在12岁以前学习书本知识,强调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他说,对于儿童来说,“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儿童在观察、接触周围事物的活动中,可以获得很多直接知识。
在如何发展感觉,训练儿童各种感官方面,卢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卢梭指出,人们并不是平均地使用感觉官能的。在各种感觉中运用最多的是触觉。触觉 ,“它遍布于我们身体的整个表面”。能够使人们及时地、不断地获得各种经验。物体的温度、形状、大小、轻重和硬度,都可以通过触觉获得。
卢梭认为,触觉的范围远较其他感觉狭窄,但它的觉察是清楚的,它的判断是可靠的,它最能给人们保全生命所需要的直接知识,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发展儿童的触觉。
发展触觉的主要方法是练习。卢梭主张让儿童像盲人那样抚摸物体,训练触觉的敏锐性和准确性。深夜把孩子关在一间屋子里,让他根据拍手的回声判断屋子的大小。还可以用游戏训练孩子辨认事物的能力。
卢梭认定让孩子们搞各种各样活动游戏,能引起他们对测量观察和估计距离的兴趣,是进行视感官教育的良好方法。比如,让孩子目测观察用仓房里的梯子去摘取一棵樱桃树上的樱桃行不行?估计院子里的一块木板搭在一条很宽的溪流上可不可以?又如通过游戏赛跑,让孩子正确判断出达到目标的最短距离,等等。
孩子可以通过写生画观察和判断物体的大小、广狭,认识它的形状,并把它描绘出来,所以,教孩子写生是视感官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卢梭从反对封建文化出发,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不应该读书。他认为,以书籍代替感官就是袭用他人的理性,结果必将多迷信而少有真知。如果读书,那么可读的书只有《鲁滨孙漂流记》。在卢梭看来,鲁滨孙孤单单独处荒岛,不仅保全了生命,而且凭借个人力量生活得相当舒适,十分自由。这正符合他培养积极活动,能独立判断,从事劳动生产,自食其力的自然人的理想。
卢梭认为这段年龄是没有道德观念的,不要教他道德观念,也不要强迫他接受道德规则,只应结合具体事物进行教育。
卢梭反对道德说教,他依据自然教育理论提出“自然后果”的道德教育原则。这就是让儿童从自己错误行为的不良后果中获得经验,认识到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卢梭忠于他的自然教育原则,主张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就要离开颓废堕落的策源地——城市,到农村的自然环境中去,与大自然相接近,接受自然的熏陶。
卢梭从反对封建文化出发,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不应该读书。他认为,以书籍代替感官就是袭用他人的理性,结果必将多迷信而少有真知。如果读书,那么可读的书只有《鲁滨孙漂流记》。在卢梭看来,鲁滨孙孤单单独处荒岛,不仅保全了生命,而且凭借个人力量生活得相当舒适,十分自由。这正符合他培养积极活动,能独立判断,从事劳动生产,自食其力的自然人的理想。
卢梭认为这段年龄是没有道德观念的,不要教他道德观念,也不要强迫他接受道德规则,只应结合具体事物进行教育。
卢梭反对道德说教,他依据自然教育理论提出“自然后果”的道德教育原则。这就是让儿童从自己错误行为的不良后果中获得经验,认识到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卢梭忠于他的自然教育原则,主张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就要离开颓废堕落的策源地——城市,到农村的自然环境中去,与大自然相接近,接受自然的熏陶。
点评:
首先从整体上说,把2-12岁划归到儿童期有其不合理性。
其次,卢梭反对给这个阶段的儿童看书,也有其片面性。
但是卢梭赞同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接受熏陶,私下里认为对儿童的身心成长极有好处……
其实我今天不是想在这里评价一个跟我们距离遥远的人的观点,我想说的是,教育家关心社会发展,所以关心教育;我们呢?虽不是教育家,虽不是教育者,但我们是父母,我们有孩子,我们有教育他们的责任。即便我们没有高尚到让自己及自己的孩子对社会有益,至少我们还想获得幸福,也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获得幸福。那么,就为这一点,我们也应该静下来思考一下教育的问题。
无论你的孩子处于哪个阶段,只要你开始了,就不晚。
后一篇:文章转载: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