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用你的爱害了你的孩子“陪读”

(2008-03-23 22:08:51)
标签:

2008高考

校园生活

教育

分类: 教育语丝@总结
[前言:担心女儿的身体,母亲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当起了专职的“陪读妈妈”,而这样的陪读事件在全国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那么,孩子真的需要陪读么?孩子和教育专家对陪读都有自己的看法,那么陪读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么?]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家长也舍得投资孩子教育,那么,到底是这样呵护孩子,还是应该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空间?我们应该好好思考。
  在百度里搜索一下“陪读”这个词语,其解释是这样的:所谓生活陪读,就是家长主要从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给予孩子全方位的零距离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一个家长说:“孩子从来没离开过我,太小了,照顾不好自己,我不在身边哪行呢?”的确,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全力以赴于学习和应试,日常事务难以自理,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甚至洗头都成问题,因为在家时,这一切全由母亲统揽。由于长期的娇惯和众星拱月的地位,养成了这些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吃现成、喝现成、穿现成、用现成,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已是心安理得的事,说得严重点,怕是一时难以改变了。
  现当高考培读的家长很多,但多的是“盲从陪读”,大多家长们的陪读心理不是很成熟,不但没有能树立正确的陪读观,甚至掺杂了一些不健康的扭曲的心态,这样陪下去,反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达到负面效果。鉴于常谈到陪读中的负面影响,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做好陪读引导,使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并把陪读引导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中来。平时,我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一切可用时机和陪读的家长们交心,为了让交流深入扎实,客观有效,每次我都亮出自己的“陪读观”,即变“生活陪读”为“学习陪读”,变“监督陪读”为“信念陪读”,变“攀比陪读”为“责任陪读”,变“盲从陪读”为“协调陪读”。
  比如,变“盲从陪读”为“协调陪读”,要求家长协调好孩子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及时发现孩子环境中、生活中、学习上乃至心理上的问题,循循善诱,协同解决,让孩子轻装上阵,轻松起来,更有利于孩子集中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雷文 唐家中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