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拨开云翳见日出――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007-11-02 16:54:24)
标签:

我记录

职场故事

教育杂谈

分类: 高考语文@冲刺
新材料作文完整的审题过程应包括解读材料、漫想素材、整合思维、确定方向、优化立意五个环节,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第一步:解读——感知考查方向

在前面几次作文审题训练中,我们已就材料的解读作了详细的说明,简单总结如下:

①认真研读材料,提炼关键词句

②透过表层现象,探究本质原因

③审视对象主次,把握辩证关系

④留意情感倾向,注意时代特征

⑤整体理解材料,筛选最佳立意

第二步:漫想——凝固思维火花

准确读解后就进入漫想阶段。漫想是指根据解读成果等相关信息,让大脑浮想联翩,以搜索充足的写作素材。漫想就是大家不要集中在某一方面,而是运用发散思维进行联想,如相似联想(联想性质上、特点上、时间上、空间上与之相似的事物)、对比联想(联想与之相反或对立的事物)、因果联想(由因到果或由果溯因)等,这样才便于打开思路。

以市统考图画作文《蒲公英》为例:

由图画中笼子、脑袋、蒲公英这些相关信息,我们可能会做如下相似联想:

比如商鞅,这位中国历史上出色的变革者,过人的胆识,超人的智谋,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神奇的帝国,那颠覆乾坤的大手笔永远让我们肃然起敬。

比如李白,这位令大唐天空为之生辉的“钩鰲客”,最后挣脱了天子的羁绊,走出长安的樊篱,在广阔的天地间做了一个自由的行吟者。

比如白居易,这位“古文运动”的身体力行者,高喊着“诗歌合为事而作,歌诗合为时而作的”口号,一扫文坛的浮靡之风。

比如林黛玉,这棵潇湘馆中的降珠仙草,偌大的大观园却让容纳不了她体弱多病的身躯,虽是囚禁式的生活,却从不泯灭对自由对本性的追求。

比如海子,怀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可在现实的泥淖中却无法呼吸,眼前没有不会骗人的童话,于是只能跟随呼啸而过的列车去另一个世界追寻属于他的天堂。

比如布鲁诺,面对教会的极端迫害,坚持让真理放射出它的光芒,人虽在广场熊熊的烈火中化为尘埃,但真理却如广场的鲜花一样绽放。

比如韩寒,在一个看重知识,看重学历的时代,要走出世俗的眼光,打造自己梦想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幸福者和勇敢者?

比如王安石、苏轼、刘兰芝、马加爵、霍金、嫦娥一号、农民工 ……

第三步:整合——合并漫想成果 

根据题目联想到一些素材,然后就急于提笔为文,这样往往会流于一般性材料的堆叠,很难写出有深度、有个性的文章;因为漫想得到的大量信息一般是原始的、分散的,其中有切合题意或中心的,也有不恰当的,这就需要对之进行整合。整合就是取舍、归纳、合并的过程。如何整合呢?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进行严谨的逻辑分析,努力寻找材料与材料间、材料与观点之间的“桥梁”或“中介”,凭自己的思维水平,确实难以建立联系,难以自圆其说,就果断放弃,再次联想。上述材料,我们可以作如下整合:

1、林黛玉、刘兰芝——体现着青年男女对封建枷锁的挣脱,对自由美好爱情的向往。

2、布鲁诺、哥白尼——反应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每一次科学的进步,都是对旧有思想的突破。

3、白居易、苏  轼——说明文学的发展史就是不囿于传统,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

4、商  鞅  王安石——社会的进步在于不断的变革,而改革不就是突破旧有制度的束缚,寻求新生的方式吗?

5、韩  寒、马加爵——让我们思索当代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同时,不也像笼子一样,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吗?那些思想的蒲公英该如何才能飞出教育的桎梏?

………

再以另一作文题为例:

作文题: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根据前两个阶段,首先明确关键字词:“最前”、“最后”、“痛苦”。漫想之后整合为三类: 

第一,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是痛苦的。 

林则徐“第一个开眼看世界”,屡遭排挤、迫害。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烧死在罗马广场。

第二,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不痛苦。 

陶渊明、李白,走在蝇营狗苟谋取官位的人群的最后,过着自得其乐地生活,不扭曲自己的人格,他们何来痛苦?谭嗣同是为变法而流血的第一人,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怀着为进步而献身的热望而死,他是幸福的。袁隆平、钟南山走在科技的最前端,为全人类造福;刘翔跑在世界的最前面,站在主席台的最前端,他面带自信的笑容;居里夫人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并不为自己柔嫩的双手变得粗糙而痛苦,也不为岁月在她的光洁的额头上刻下了丝丝皱纹而痛苦,她为了科学,为了国家,为了全人类而快乐地工作着。牛顿、爱因斯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前人的理论,发现不足,不断改进能够获得骄人的成就。丘吉尔学生时代功课在全校最后,锲而不舍,努力奋斗,终成大器。

第三,走在最前和最后的人既有痛苦,又有幸福。 

屈原始终站在政治斗争的前沿,他为国家的衰败而痛苦着,但最后能以死报国,他也是幸福的。范仲淹既在最前、又在最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永远都是一个最痛苦的人,但也是最幸福的人。鲁迅走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最前面,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他既是最痛苦的,又是最幸福的。

经过这样的整合,写作方向越来越明晰了。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第四步:定向——明确写作方向

整合后的素材和观点还比较粗陋松散,尚需进一步斟酌才能确定写作方向,这就进入了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写作的方向,明确中心思想,即明确“通过……(内容),表达……(思想)”。这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还要坚持三个原则:第一,中心思想要尽可能涵盖材料的各方面,符合“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第二,选好切入点,尽可能在求稳的基础上能求深或求新;符合“选取一个角度和侧面”的要求;第三,便于自己驾驭,便于展现自我才华。

这个阶段,由具体到抽象,由一个个具体的、个别的现象,综其根本,推出抽象的、普遍的结论或道理,这样,观点、材料都有了,写作的初步构想成形。

第五步:推敲——缝合观点与材料

推敲是定向后的再思考、再搜索、再补充。定向后,支撑观点的材料或许不足,或许不是最佳,或在许在深度上有欠缺,这便需要大家再次启动思维,展开联想,搜索相关信息,探究深层内涵。

例如上面我们谈到的市第一次统考作文题,如果我们确定关注文学发展这一内容,表现“文学的生命在于不断的超越束缚、放飞思想”这一主题。 除了与相关的材料外,其它的尽可以舍弃,我们还可以作如下补充思索:

“初唐四杰”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大胆地向骈丽的文风叫板了,虽被讥是“轻薄为文”,但历史意义却是“不费江河万古流”。

唐诗曾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座高峰,当这种文学样式发展到极致时,也会变成新文学的羁绊,于是许多诗人跳出了夗囿,出现另外一种新体裁“词”;古典文学坚硬难啃的文字阻碍了受众的脚步,于是便开始了向白话文转变的进程,文学又翻开了五彩斑斓的新一页。

摆脱束缚需要一种过人的胆识,北大女研究生“步非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这种敢于突破的精神不很可贵吗?

………

经过推敲阶段,我们的思维品质才能真正提高,才能打造出经典的文章。

经过以上五步几分钟时间思索,接下来就是列出提纲,以确定文章思路与结构,然后就可以落笔成文,一气呵成了。

***牛刀小试***

*以下几则材料,各有多种立意,哪一个才是最佳立意?哪些是偏题,哪些是离题?

(1) 有一棵树,不断埋怨自己周围的那些树,说他们挡住了自己的阳光,让他整天生活在黑暗里;让他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得不到雨水的滋润;它们还吸光了土里的养分,让他吃不好,长得又瘦又小。

有一天,樵夫把小树周围的那些高大的粗壮的树木砍得一根不剩。这棵树高兴得欢呼起来。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正午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在他的躲上,到了晚上,忽然下起了大暴雨,大雨夹杂着豆大的冰雹劈头盖脸地朝着小树砸下来,连他的树枝都被 折断了好几根;终于,狂风吹来的时候,这棵树支持不住,被风刮倒在地上。

请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立意,写一篇作文。

立意思考:

请比较下列立意,看何为最佳,何为最差?   

1、要合理处理好自我发展与同伴的关系

2、竞争更要合作

3、身在福中要知福,身在爱中要知爱

4、要学会感恩

5、束缚与扶助

6、失去了才知珍贵

7、溺爱的孩子更宜逆反

8、要认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9、要看清别人的爱,别把别人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10、面对逆境、挫折,要自强。

11、要增强自己的实力,有实力才能站得住

12、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13、大爱无形,大助无声,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有种爱看不见。

 (2)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盂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

立意思考:

请比较下列立意,看何为最佳,何为最差?   

1、学会忍受,学会屈服,学会承受委屈

2、学会低头,当低头时则低头。

3、学会谦虚、谦苶

4、低调为人,不要张扬

5、敢于舍弃。舍弃那些虚无的面子、尊严

6、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7、学会适应,适应环境

8、学会变通,凡事变则通

(3) 美国作家霍桑,曾经是个小职员。有一天,他垂头丧气地回家对太太说:“我失业了。”谁知,他的太太听了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兴奋得叫了起来:“这样你就可以专心写书了!我一直相信你有写作的才华,你一定会写出名著来的。”有了太太的鼓励,重树信心的霍桑,陆续发表了《红字》《玉石雕像》《教长的黑面纱》等小说,他终于成功了。

 立意思考:

1.      鼓励可以让失意者树立信心,走向成功

2.      换个眼光看问题,换个角度看待,坏事也许会成为好事

3.      有得也会有失,不要沉溺于失意之中,不能自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      要多发现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强项和优势,从而发展自己

5.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要有自信

6.      谈成功,成功要有别人的鼓励,更离不开自己的实力。

7.      谈语言的魅力,一句话可以成人,也可以伤人。良言一句三冬暖。

8.      成功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

9、        人际关系,人与人要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训练题目***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