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 |
分类: 高考数学@冲刺 |
2.抓紧时间。不为小题纠缠不休。选择题每个题平均控制在一分半内。
3.坚持“5、2、2原则”。把眼睛多盯在选择题的前5个,填空题的前2个到3个,解答题的前2个。这些题都是送分的题,不会很难。
4.留出检查时间。实在不会做的题,适当的舍弃,保证前面的题拿到分数,比如最后两道答题通常属于拔高题,能力不够硬拼,还不如把时间留给那些有把握的题。
5.心笔算结合。心算在特殊环境下容易出差错,一定要心算笔算相结合。
由于考生的层次不同,面对同一张数学卷,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水平,考试策略也有所不同,以下意见供参考。
以稳取胜
这是针对基础较差、以二类本科为最高目标的考生而言的。
这类考生除了知识方面的缺陷外,“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这类考生的致命伤。丢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审题失误和计算失误。考试时要认真审题,对某些试题可能要读二三遍,透彻理解再动笔。仔细计算,最好在草稿纸上要留有痕迹(要计划使用草稿纸,以便于复查),尽量减少口算,以防止诸如二次函数配方、合并同类项、去分母等低级错误。
大约用100分钟的时间做前面的19至20题,在确保做对了会做的题目后,再做后两题的第(1)题,如果发现做不下去,就尽早放弃,把时间用于检查已做的题,或回头再做前面没做的题。考试时要克服急躁心态,记住,只要把你会做的题都做对,你就是最成功的人!
以准取胜
这是针对二本及部分一本的同学而言。
他们基础比较扎实,但也会犯低级错误,所以,考试时要做到准确无误(指会做的题目),除了最后两题的第三问不一定能做出,其他题目大都在“火力范围”内。但前面可能遇到“拦路虎”,要敢于放弃,把会做的题做得准确无误,再回来“打虎”。
以新取胜
这是对第一志愿为名牌大学的考试而言。
这些考生的主攻方向是能力型试题,在快速、正确做好常规试题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做好能力题。这些试题往往思考强度大,运算要求高,解题需要新的思想和方法,要灵活把握,见机行事。如果遇到不顺手的试题,也不必恐慌,可能是试题较难,大家都一样,此时,使会做的题不丢分就是上策。[博主:雷文(唐家中学)内容根据本博及网络信息组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