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高考语文@冲刺 |
题目有生命 各地命题好
http://img1.qq.com/edu/pics/4253/4253368.jpg
杨锦麟
(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员)
高考是时代的缩影。放在大时代背景下,作文题是鲜活、动感、有生命的,可以说是过去30年的时代纪录。当年的题目单一政治化,比如“心中有话向党说”,肯定是真的假的一起说。现在的命题多元化,超越政治,这是个好现象。
30年来,我对哪一年的作文题印象比较深?当然是自己曾经做过的作文题了。“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1978年的考题,要求把一篇六七百字的文章缩写到三百字,多一个字要扣多少分。具体怎么写的记不清了。成绩多少?应该还可以,要不考不上了。
现在各地独立命题,这是好事,选题接近地方特点。当然有的题目也比较怪异,比如2005年湖北的题(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段语自拟题目作文)。也有很多命题不错,比如主题突出:双赢(2005年山东题“双赢的智慧”)、爱心(2006年广东题“雕刻心中的天使”)等等,体现出社会变化的活力。
视角未打开 内容可更多
http://img1.qq.com/edu/pics/4253/4253369.jpg
马鼎盛
(凤凰卫视军事评论员)
近些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比1977年我参加考试那年灵活多了。从那以来,中国高考走过30年,作文题目各种各样,涉及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不过我觉得,有一些内容却比较少涉及,这不太应该。
首先是国际方面的内容比较弱,高考作文内容设定的视角未打开,内容有局限,视野不够开阔。涉及家庭方面的题目也较少,哪怕是关于师长、校园熟悉的人等内容都很欠缺。
其次作文题目时代感较弱。比如建国50周年大庆、申奥、加入WTO等等时代感很强的内容高考作文很少涉及。虽然这些问题相对比较深奥,但是从孩子的角度,还是可以谈出自己的感受。另外,高考作文中涉及古文、寓言的比较多,但涉及西方文化的比较少。
选题着眼点 逐渐有意思
http://img1.qq.com/edu/pics/4253/4253370.jpg
易江
(经济学家,南华工商学院院长)
中国高考走过30年,高考作文也经历了一个有规律的变迁过程。变化中我觉得有四个特点很突出。
从高考的主题看,高考作文选题着眼点从过去的“有意义”转向现在的“有意思”。以前的作文题目讲砺志、讲宏大叙事、讲历史事件评价、讲诚信、讲个人责任等等的内容多。近年着眼点是“有意思”,讲品位、讲情趣、讲格调、讲知识性。尤其是近几年,作文选题的人文色彩越来越重。
从作文的体裁来看,文章从理论式逐步向感悟式转变。
从作文评价标准看,从准确性标准转向逼真性标准。以前的评分标准是追求真理,标准较为固定。现在对作文的要求允许自圆其说,接近标准即可,答案不再是收敛式的,而是发散式的,可以说开去。
从意识导向来看,高考作文从过去的国民意识转向公民意识。以前作文选题中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逐渐让位于公民普世的价值观念。
网络上用语不适合高考
http://img1.qq.com/edu/pics/4253/4253371.jpg
何炅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谈论高考作文题对我还真有些难度,因为当年我很幸运,是保送进入大学的,所以没有切身经历。看了一下30年来的高考语文作文
题,我觉得最不好下笔的是广东去年的那个给材料作文题《雕刻心中的天使》,比较喜欢的是去年的上海卷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
》和辽宁卷的《肩膀》。
我经常会接到中学生给我的来信,或者看到他们在我网站上的留言,用网络语言的现象挺普遍的。但是,我不赞成在高考作文评判
时宽容网络语言。因为许多网络语言是以解构、颠覆现代汉语一些组词造句原则为基础产生的,当然不适合用在以考察基本语言能
力为目标的标准化考试当中,而且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判卷老师都熟悉这样的语言形式。比如“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这一句
,放在网络环境中会博得对方会心一笑,但如果出现在高考作文里,老师就有权认为你把两个成语都用错了。毕竟,高考写作文是
表现学生语文基本功。
犹记一道题好比亲情课
http://img1.qq.com/edu/pics/4253/4253372.jpg
陈小敏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举重冠军,现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团委书记)
我是体育特招生,没有参加过高考。看这30年来的作文题,感觉是“越来越难”。
印象比较深的题目,是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那年我的一位好朋友的孩子参加高考,考得不错,上了中大,吃饭时聊起这个作文题,我就很有感觉。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题目跟我们身边的事物息息相关,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对感情的认识理解很有意义。现在的大学生好像特别需要加强感情教育,从小家里什么都顺着他们,稍不满足就反叛,不懂得感恩,特别是不懂得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情。这个题目可以说是给孩子们上了一节亲情课。
http://img1.qq.com/edu/pics/4253/4253373.jpg
陈扬
(著名新闻评论人,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节目主持人)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题目才是最有水平的题目。是把学生考倒的题目?还是把评卷的老师评倒的题目呢?其实天地人间俯拾皆文章,题目无所谓最好与最差,如果一定要有的话,学生做的时候都觉得出题者与人为善,而评卷的老师又能从学生的不同答卷中轻而易举地分出高低优劣的就是最好的题目。我既不是考生也不是老师,所以就无从判断了。但我认为,最没有水平的题目当然是以考生为敌的题目。
30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整体出题水平不敢评价,但是总的感觉是“远离生活,不够踏实”。其实作文的基本要求,从小学到大学我觉得都不外如此:中心突出,层次分明,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现在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达不到这个水平,太遗憾了。很多名牌产品的说明书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也和这个高考的作文的导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作文就是作文,思考是哲学的事情。纵观多年题目,好像考的不是作文而是看谁无病呻吟得更好。
信息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