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总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迎考的气氛里,于是,每每想到即将临近的考试,心就会剧烈地跳起来,这是以前所没有过的;同时还会觉得身体不舒服,思绪烦乱,注意力难以集中。这其实就是典型的考前过度焦虑的症状。
事实上,考生考前产生焦虑、紧张是一种正常现象,适度焦虑可以令人精神集中,不受外界干扰。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干扰听课,也会影响课余的复习进度,尤其会妨碍考试时的良好发挥。如果考生在考前有过度焦虑而影响复习迎考,不妨尝试以下的小策略:
1.增加运动:每天抽一定时间做有氧运动,是缓解过度焦虑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运动能使人体内有益的神经递质分泌增多,这些神经递质能缓解过度焦虑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
2.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碰到问题时,应该学会养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而不是表达焦虑的情绪。因为任何人处于过度焦虑状态下,都无法用清晰的头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3.学会自我放松:放松训练是应对过度焦虑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当人体处于过度焦虑状态时,通常会出现呼吸变浅、变快、肌肉紧绷、脑子一片空白等现象,因此,腹式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引导性想象等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经常被应用。
4.合理增加营养: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是相互影响的,健康的体魄可以有效地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比如焦虑情绪。适当补充一些优质的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为孩子每天补充一些天然营养品鸡精,能有效地缓解疲劳,同时降低人体内引起紧张的相关物质——皮质醇的浓度,改善过度焦虑,缓解压力。
5.心理暗示:对于考试的过度焦虑和紧张,教会学生运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尽量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起到缓解心理焦虑的作用。比如“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只要正常发挥就行。我这一次一定可以!”而不要说:“我不要紧张,我不能紧张。”后者就是消极暗示。当然家长可告诉孩子某些饮食对考试发挥很有好处,让孩子接受这种暗示,从而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总之,家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当然,如果考生焦虑情况十分严重的话,应当去寻求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