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语丝@总结 |
虽然有的孩子成绩很优异,尽管已经达到了应该让家长骄傲的地步,可这并不能使家长满意,因为许多家长的最大满意值是双百分,最小值也是95分以上。更为糟糕的是,如果孩子的成绩达不到父母规定的标准,随之而来的不是帮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严厉的批评、激烈的责骂、加倍的作业,有的甚至是拳脚相加。这些错误的做法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很多的时候还会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是产生对学习的厌烦和憎恨。
有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酷爱学习,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但父母对她的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父母要求女儿每门功课必须在98分以上,有时考了95分,虽然在班里名列前茅,但父母仍不满意,对她严厉批评。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丝毫不敢怠慢。后来渐渐地,她便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
家长对孩子提出比较高的、比较严格的要求是必要的,但应当把握好“度”。如果期望过高,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时孩子会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进而会把学习当成一个可怕的、痛苦的事情,厌学情绪也会由然而生;有的极端的孩子干脆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
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另外,家长应当认识到,考试分数充其量不过是关于孩子学习质量的一种不十分精确的信息,并不能完全反映孩子的学习全貌,没有必要把分数看的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