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鸿_门_艳 国内绿茵口水 |
有人说国少的这场失利是迟到的教训,也有人说国少的失利是徐根宝所谓“闭门造车”的必然结果,然而又有谁不会想到,国少的一场失利将会爆发一场类似于文革躁动的哗然。
谁来为国少之死买单?这是中国足协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甚至于比安慰一颗年轻的心更为迫切。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国少的失利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郑雄的能力缺陷,或者说即将进一步验证下课是这样炼成的。
“中国人别踢足球了?”“中国足球08如何立足?”
以上这两种观点是最为充斥于各大媒体的字样,但别管它有多么的显眼,此时此刻又显得有多么的具有真理大道,只是我这么个普通的球迷怎么也想不明白,区区一支国少,单单一场亚洲赛场上的失利,就真有这么大威力?就真能将中国足球推入无底深渊?事实上在国少溃败之前,在去年那支国青闪耀荷兰之前,赢弱的中国足球早就溃不成军了,早就从内部腐烂了,什么08?什么奥运?中国人每4年就会来一次振臂高呼说未来有多么美好,但我们见过明天的太阳真正灿烂过吗?没有。踢球不是为了成绩,但需要成绩,08的得失不是用金牌来衡量的而是综合实力,哪支队伍没有失败过?那些人没有受到过挫折?不要因为一场失利就敲死一批人,也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可以肆意的乱扣大纲大帽,08这样的字眼不需要这么十几个人来抗,它需要的是十几亿中国人民共同承担,其中那些坐在办公室翘着二郎腿的“XX领导”更是主要责任人,而不是暴风雨来临后找人挡枪子的刽子手。
中国足球不该踢了吗?这与我的观点恰恰相反,至少我认为现在的中国足球还没跌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就算中超联赛不复存在了,而中国足球依然会继续。因为中国足球从来不乏青年才俊,缺少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伯乐。
从整体角度出发,这是一支没有团队特色的足球队,然而从出人的角度来看,这支国少的其中一些人又是极具天赋的球员。例如脚下活细腻速度奇快的前锋王云龙,例如体能充沛斗志顽强的高迪,其他几位来自于徐根宝手下的球员都很有个人特点。实际上国少队不缺乏个人能力,更说不上所谓地“糙哥”,只是主教练战术修养上的低下,限制了个人特色的发挥,同样也降低了球队的整体战斗力。
前两届的国少乃至到后来的国青走的是两种极端路线,沈祥福手中的国青队打的是防守反击,而在德国人手中国青则是打得压迫性进攻。于是到了郑雄手中国少或许在极力避免以上的两种极端而走中庸路线,只可惜能力有限,在潜移默化中这支国少成了当年霍顿的国奥队翻版,长传冲吊、简单过中场成为了重要战术,越强不弱遇弱不强的国少提前扼死于8强,让人感到可惜,但结果在出征前早已注定。
中国足球需要伯乐,如果徐根宝属于初级,那么我们则需要更高级的人物出现。我不能说是希丁克使韩国足球得到质的飞跃,但他至少让那一批韩国球员的能力与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所以现在的韩国足球已经到了另外一个境界。而当年的米卢也至少让那一批中国球员发挥了应有的能力,站在世界杯赛场上或许就是他们的极限。所以别把一场失利当成是“世界末日”,失败永远是成功的母亲,只在于失败者自己怎么去面对。——毕竟,我们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