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VIM/text |
用电脑记笔记,是很多人都有的习惯。同时,也有很多人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工具。对我而言,目前认为理想的解决方案:用gVIM,记为改进的txt或html。
坚守VIM,是因为它太强大,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习惯,再换用其他软件感觉很不方便。
坚守文本格式,因为它最开放,几乎不存在打不开的情况。
而文本的不足,如目录、加密,都可以通过gVIM的超强个性化配置解决。而有时需要加入图片,我就采用html标签的做法。
1 个性化的txt
我自定义了文件类型ztx。名字就理解为自定义的txt吧。
对ztx进行标题高亮并折叠,
代码如下
效果如下

坚守VIM,是因为它太强大,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习惯,再换用其他软件感觉很不方便。
坚守文本格式,因为它最开放,几乎不存在打不开的情况。
而文本的不足,如目录、加密,都可以通过gVIM的超强个性化配置解决。而有时需要加入图片,我就采用html标签的做法。
1 个性化的txt
我自定义了文件类型ztx。名字就理解为自定义的txt吧。
对ztx进行标题高亮并折叠,
代码如下
syn match zhead "^*.\+" syn match zhead2 "^\d\(\.\d\)\=\s\+.*" hi zhead guifg=green gui=bold hi link zhead2 zhead set fdm=expr set foldexpr=Myindent(v:lnum) func! Myindent(lnum) endf |

2
简化的html
txt的唯一不足是不能附加图片。今日豁然开朗,何不以htm为txt?!通常编写的阅读都在gVIM中,仅看图时用浏览器。
所谓简化htm,是只须最少的标签。
2.1 pre
它的用处是,在浏览器打开htm时,保留txt原本格式。
为了在浏览器中自动换行,可加style。
txt的唯一不足是不能附加图片。今日豁然开朗,何不以htm为txt?!通常编写的阅读都在gVIM中,仅看图时用浏览器。
所谓简化htm,是只须最少的标签。
2.1 pre
它的用处是,在浏览器打开htm时,保留txt原本格式。
为了在浏览器中自动换行,可加style。
再考虑编辑时的缩写,如下处理
2.2 img
只须<img src=xxx.png>即可。
通常,图片连号,这时在8.png上,来几次Ctrl+A,就能到到9.png 10.png……
2.3 h2
为了在htm中有所突出,加了这个标签,并处理如下
这样的htm基本等于txt,可以充分发挥VIM的能力,又能兼顾图片,比较满意。
3 补
也曾用MSOffice、OOo记录,但启动速度比VIM还慢很多,且搜索功能比VIM差了很多,所以放弃。
edyfox等网友推荐的Viki + Deplate或其他方案,我试了一下,也写了过程,但并未使用。原因是,它们的设计初衷与记笔记(很个性化)不同,因此用起来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abb <buffer> pre <pre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
只须<img src=xxx.png>即可。
通常,图片连号,这时在8.png上,来几次Ctrl+A,就能到到9.png 10.png……
2.3 h2
为了在htm中有所突出,加了这个标签,并处理如下
inoremap <buffer> h2 <h2></h2><esc>4hi |
这样的htm基本等于txt,可以充分发挥VIM的能力,又能兼顾图片,比较满意。
3 补
也曾用MSOffice、OOo记录,但启动速度比VIM还慢很多,且搜索功能比VIM差了很多,所以放弃。
edyfox等网友推荐的Viki + Deplate或其他方案,我试了一下,也写了过程,但并未使用。原因是,它们的设计初衷与记笔记(很个性化)不同,因此用起来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前一篇:评论备份
后一篇:我常用的VIM功能|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