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集3

(2009-08-07 09:31:53)
标签:

教育

心理发展

可变性

道德行为

巩固性原则

杂谈

分类: 考聘试题集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集3

 

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   杜拥军(整理)

 

一、选择

1.小学儿童逐步养成一些道德行为习惯的年龄阶段是( C )。
A 低年级         B 中年级         C 高年级
2.在实施品德教育时,应考虑年龄特点选择教育的起端,年幼学生可选择( D ),年长学生可选择( A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动机   D 道德行为训练或激发道德情感
3.据国内的研究资料表明,出现品德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在(B ),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在( C )。
A 10--13 岁     B 13--15 岁     C 15--18 岁     D 18--22岁
4.形成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外,还有( A、C  )。
A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B思维迟钝     C不良的行为习惯     D情绪易变
5.班级人际关系包括( B )。
A 师生关系     B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C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6.提出需要层次论的心理学家是( B )
A 弗洛伊德    B 马斯洛    C 韦克思勒    D 吉尔福特

7.技能体现一种经验,是个人在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 A )行为方式。
A 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   C 经过知识积累而形成的

B 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后突然出现的熟练的       D 自然形成的

8.智力的核心是( D )能力。
A想象        B 记忆        C 观察        D 思维推理
9.能力水平高于常态的超常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 B )。
A 13%     B 3%      C 0.3%    D 1%
10.勇敢、勤劳和朴素特征,主要属于(  C  )。
A 理智     B 气质     C 性格     D 情绪
11.年龄特征的最本质特征是(A )。
A 稳定性       B 可变性     C 稳定性与可变性
12.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来自( A )。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教育因素
13.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即同伴关系发展的高级形式是( D )

A 同伴        B 同伴团体      C 集体       D 友谊
14.某学生,易冲动,待人热情,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对学习内容理解快,但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他的神经系统类型属于( A )

A 兴奋型      B 活泼型       C 安静型      D 弱型 

15.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的是:( B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课程计划
16.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B )。
A.少先队活动  B.教学活动  C.课外活动 D.后勤工作
17.目前在世界上采用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B )。
A.分层教学  B.小组合作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个别教学
18.目前我国小学教学中用得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A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讲授法
19.“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是( C )教学原则对教师的教学要求。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0.第一个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B )。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培根     D 昆体良
21.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C )特点。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二、判断题

1.强化只是用来塑造某种新行为而不可以改变旧有的行为习惯。( X )
2.小学儿童择友标准中最显著的标准是身体强壮否。( X )
3.小学生的需要发展是单一的,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 X )
4.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因此,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相比之下并不强烈。(X)
5.小学儿童入学的头几年,对于成就需要的发展尤为重要。( V )
6.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政治志向上。( X )
7.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智力也好,但其中也有靠刻苦用功的,智力是平常的。( V )
8.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各有积极的消极的方面。( V )
9.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需要是最积极的因素。( V )
10.遗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X )
11.年龄是心理发展的时间指标,这是心理发展的原因。( X )
12.在社会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条件,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V)
13.小学儿童行为规范训练还应适合其年龄特征,高年级应侧重社会公德,意志品格和爱国意识的教育。( V )
14.对自我评价过高,有着盲目优越感的儿童,才用个别说教的方法常常容易奏效。( X )
15.小班教学的增加会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V )
16.小学阶段的学习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都运用到实践中去,才符合这一原则的要求。( X )
17.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和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学中采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  X )
18.在小学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要尽可能运用直观教具进行直观教学,越多越好。(   )
19.就目前我国的各方面情况而言,我们只能改进班级上课制,而不能废弃它。(V)
20.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就要允许儿童自由地发展。( X )
21.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早教育就早发展、早成熟。( 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