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图家居房产军事科学文化感悟随笔休闲旅行生活 |
分类: 游在大中国Road |
·明城墙和魁星阁
墙上会是什么样子?我决定先去城墙上面看看,这么有气势的地方要认真走过一次才会感受得真切和扎实。
出书院青年旅舍左行10米,走出南门东行,买门票,过护城河,上城墙。瓮城里正在动土修建,直行到墙上,刚才还须仰视,现在就已经踩在脚下了。
天气很热,临近中午,日头正烈。沿城墙由西向东慢步行走,人不多,偶尔有老外骑着自行车从身旁旋风般掠过,只有灿烂的笑容和开怀的笑声,反馈着他们的足迹。
着唐装照相,回归盛唐美人时代。永宁门南城墙一侧有个门楼,八九套唐装,20元/套,和武士御林军合影免费。这是一个插曲,选了一件淡蓝色薄纱的,拽了旁边的工作人员帮忙,随她的意思咔嚓了不少,回来翻看,一个比一个做作,只保留了一张,其余干脆删掉。
不过,那种忙忙忽忽穿上脱下的感觉很好,“原来唐朝女子这么穿衣打扮……原来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将身体隐匿在如此飘飘欲仙的锦纱绸缎中的,那般雍容和富丽还不是什么时代什么人都可以做到的……”
环城城墙很远,长达13912米,可租单、双人自行车。我基本是以徒步完成各个地方的旅行计划的,所以我把我的博客起名为“杨沐春涓走中国”就恰如其分了。城墙延伸在我的视野里,空旷、寂静,无遮无掩的大片留白,迫使我用史实填补。我喜欢擦墙而走的感觉,体味着被号称不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城垣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的底蕴。
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1370-1378)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墙体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厚度大于高度,建筑稳重坚固。1983年西安市政府开始环城建设工程,古老的城垣被赋予了现代的都市色彩。在次日早晨和第一批学员的环城跑步中,我看到以古城墙为主线,环城绿化、护城河环绕,风格古朴、粗犷,且又充满些许野趣的所在。而在永宁门门楼上下,我瞥见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城门等一系列军事设施,这些构成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成为直观具体了解古代战争不可或缺的人文景观。
“西安围城”之役的故事耐人寻味。那是20世纪20年代。
1926年的春天,军阀刘镇华在吴佩孚的支持下,又勾结了阎锡山以及陕南、陇东、陇南的镇守使,率十万兵力攻打西安。守住西安,对于策应广东革命政府的北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守城的军队仅有杨虎城、李虎臣、卫定一三部近万人。一万对十万,相持了八个月,这是何等的艰难!刘镇华攻不开城,就企图围死城,沿城周挖壕七十华里,壕后筑土墙,架设大炮隔绝内外,又纵火烧毁城外十万亩麦田。城中粮食短缺,斗粟百元,后到有价无市,军民挖野菜、剥树皮、餐油渣、咽糠麸,进而煮皮带、吃药材、屠狗杀马、挖鼠罗雀,甚或食死尸。即使如此,西安人仍未屈服,八个月后,击败了刘镇华,护城成功。成功后,在北新街空旷地上挖下大坑,埋葬了遗散在城内各处无人收埋的死难者万具尸骨,并在大土丘上修起纪念馆,杨虎城以沉痛心情写了一幅挽联: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公德三秦怨满三秦。
靠在女儿墙垛口,眺望远方。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都市的景象和故旧的遗址,在时空交错中,在旅行者的心里交汇。这是一种顿起波澜的感受,让你知道现在,更想知道过往,而遥想明日。
一对近五十的夫妇迎面走过,男士执意给女士拍照,女士躲闪不愿,男士坚持。看到他在追求生活,一个细节就已经概括。一直走下去,和对面骑车而来的老外大呼小叫,“嗨!”然后,继续前行。魁星阁是城墙上唯一不以战略为目的而修建的楼阁,走近后看到城墙下树干枝头几乎伸进城墙垛子上的桐花,才想起该就地打住了。
经年已去,西安的城墙赫然完整,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打量它,总是多少会涌动出历史的沧桑感和万丈豪情。时至今日,气派不倒,风范犹存,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