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傣家坐客

(2006-06-29 11:26:42)
分类: 游在大中国Road
橄榄坝内有5个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曼听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另称花果寨,当然是花多果多的缘故。
穿过孔雀园和植物园,向古寨深处走去。路两侧都是热带植物,高耸笔直的树上结满还不够成熟的果实,很是垂涎。红的、黄的、紫的,叫不上名字的花开在绿丛中,眨着彩色的眼睛在和我对话。
“那是小绒花、灯笼花,芭蕉树和大肚子树……”玉棒给我提示,而在靠近泼水广场的路口处有一丛直攀升到十五六米高树杆上的粉色花,紧密的如同一堵城墙,玉棒说:那是叶子花。
有些陈旧、破损的竹楼空无一人,玉棒说那是村子里村委会商议大事小情的地方,别看现在冷清,有活动时就热闹了。附近依然是陈旧的竹楼,楼下可以看到一个全身傣服的中年女子在传统的织布机上织布……我的镜头隔着水沟和草地对准她,把焦距调到最大,然后摁下。然后看到,绿色的杂草中,立着一个耸出地面,有着半个切口的洞口向底处延伸,涂满油彩,斑驳陆离中,看得出是以明黄色为基调,“那是水井……”
在傣家坐客

傣族人视水为“神灵之水”,水井上也能看到宗教色彩……玉棒不愧是职业地接,很多时候,我刚想问什么?她就先说话了,又不罗嗦。
与众不同的竹楼出现了。楼上悬挂着三个红灯笼,楼顶的灰瓦上有缅式寺庙的标志性元素装饰,还能看到电视天线和太阳能热水器……“那就是我家”。
这一路上我就没跟玉棒说你做我的导游吧,玉棒也没跟我说我给你当导游吧,我会怎么怎么地?可我就走到这里来了。
上楼。门口的台阶上,脱鞋,光着脚一蹬一蹬走了上去,很高。空间大得像展厅,地上铺着地板,踩在上面忽忽悠悠的,有节奏感,不乏几分惬意。
桌子很矮,傣家人吃饭时席地,分上下两层,利于摆放食品。我搬过一个小板凳,喝茶,然后转悠楼上楼下。
在傣家坐客

傣家女最羡慕大城市里来的女人,而城市里的人是否也在羡慕她们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傣家坐客

玉棒的小女儿,她的欢乐就是到村子里四处串
(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