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在大中国Road |
“以前我的条件和现在不能比……”范德芳调整了一下坐着的姿势,继续讲他的故事。
的确很糟糕。地面坑坑洼洼,很多地方是浮土,山风刮来,灰尘扬起老高,但是他一门心思想要做的好些再好些,他喜欢听别人说起这里时会用上“very nice”这个单词,他才觉得脸上有光。
人气有了,范德芳也想起搞活动,他当兵三年有一定组织经验。第一次开营是率领驴友登哈巴雪山,四个队员,两个上海,两个山东。那是那年的5月8日,原定玩一天就回来。
走,爬,翻越……他们一行到了雪山上的光头坡,所有人都被满眼的杜鹃花惊颤了,迷住了,那一片片粉白粉白的花朵的海洋,居然俏丽在海拔几千米的雪山旁,叹为奇迹。

174。范德芳镜头里的哈巴雪山,真的是美轮美奂,但是现在被开矿已经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痛惜痛惜!!!只能从这里,还能扑捉到它曾经的风华绝代/images/face/011.gif
站在光头坡上,回望哈巴雪山的对面,再看玉龙雪山,银装素裹,淋漓尽致。冰雪在太阳的照射下表层部分融化成水直挂下去形成湍急的瀑布,蔚为壮观。
“我们都到光头坡了,不继续走是不是有些遗憾?”有人向范德芳建议。范德芳当然乐意。
“行,我同意”。
“那我们就烤只羊,今晚在坡上过夜,明早出发?”
光头坡上除了杜鹃花还有羊,那个提要求的人想宰只羊慰劳慰劳自己,这个建议范德芳没采纳,“带什么就吃什么吧,我们再找找附近有没有可住的地方?”瞧着不远处的一个放牧人临时搭建的小木棚子他说。
一行人跟随范德芳向小屋走去,屋子里很脏,很凌乱,放着简单的行李,空地上有一盆没有熄灭的柴火……一切迹象表明这里曾有人来过,而且走的时间不长。他们放下东西,活动手脚,四处张望,开始等待主人回来,有人回来就有食物吃了,可是左等右等不见人影,有人开始大吼,耐着性子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音响,大家的肚子却咕咕叫个不停,随便对付了一点东西,他们睡了过去。第二天从早上一直等到下午1:30,还是不见踪影,这回范德芳改主意啦,趁天亮爬到水草坝,那周围有原始森林有野果子吃,大家一听来了精神。
下午4:00的时候,他们到达了哈巴雪山的主峰,看到披着黑色鬃毛的健壮的牦牛,仍然不见人影。他们赶紧翻山越岭往回返,双脚陷在没膝深的雪里,一路跋涉,除了白茫茫的一片,和在寒风中挺立的林木,再也没有遇到任何人……
终于回到中途客栈时,天色漆黑,快乐、收获、探险、奇迹……种种感慨在每个人的心里激荡……“冯哥,我们做一个活动吧,以后让更多的人参与,感受哈巴雪山的自然绝妙……”这位来自山东济南的倡议。
范德芳一听,来了精神,这个想法和他是不谋而合,疲倦烟花般消遁。
凑在昏黄的灯光下,他们就细节进一步协商。最后俩人分工,范德芳负责制作驴墙、驴皮书、驴掌,那位“同谋”负责写一篇文章发在网站上,为了保证活动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他们还制定了一些活动细则和奖励方式。(略)
的确很糟糕。地面坑坑洼洼,很多地方是浮土,山风刮来,灰尘扬起老高,但是他一门心思想要做的好些再好些,他喜欢听别人说起这里时会用上“very nice”这个单词,他才觉得脸上有光。
人气有了,范德芳也想起搞活动,他当兵三年有一定组织经验。第一次开营是率领驴友登哈巴雪山,四个队员,两个上海,两个山东。那是那年的5月8日,原定玩一天就回来。
走,爬,翻越……他们一行到了雪山上的光头坡,所有人都被满眼的杜鹃花惊颤了,迷住了,那一片片粉白粉白的花朵的海洋,居然俏丽在海拔几千米的雪山旁,叹为奇迹。

174。范德芳镜头里的哈巴雪山,真的是美轮美奂,但是现在被开矿已经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痛惜痛惜!!!只能从这里,还能扑捉到它曾经的风华绝代/images/face/011.gif
站在光头坡上,回望哈巴雪山的对面,再看玉龙雪山,银装素裹,淋漓尽致。冰雪在太阳的照射下表层部分融化成水直挂下去形成湍急的瀑布,蔚为壮观。
“我们都到光头坡了,不继续走是不是有些遗憾?”有人向范德芳建议。范德芳当然乐意。
“行,我同意”。
“那我们就烤只羊,今晚在坡上过夜,明早出发?”
光头坡上除了杜鹃花还有羊,那个提要求的人想宰只羊慰劳慰劳自己,这个建议范德芳没采纳,“带什么就吃什么吧,我们再找找附近有没有可住的地方?”瞧着不远处的一个放牧人临时搭建的小木棚子他说。
一行人跟随范德芳向小屋走去,屋子里很脏,很凌乱,放着简单的行李,空地上有一盆没有熄灭的柴火……一切迹象表明这里曾有人来过,而且走的时间不长。他们放下东西,活动手脚,四处张望,开始等待主人回来,有人回来就有食物吃了,可是左等右等不见人影,有人开始大吼,耐着性子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音响,大家的肚子却咕咕叫个不停,随便对付了一点东西,他们睡了过去。第二天从早上一直等到下午1:30,还是不见踪影,这回范德芳改主意啦,趁天亮爬到水草坝,那周围有原始森林有野果子吃,大家一听来了精神。
下午4:00的时候,他们到达了哈巴雪山的主峰,看到披着黑色鬃毛的健壮的牦牛,仍然不见人影。他们赶紧翻山越岭往回返,双脚陷在没膝深的雪里,一路跋涉,除了白茫茫的一片,和在寒风中挺立的林木,再也没有遇到任何人……
终于回到中途客栈时,天色漆黑,快乐、收获、探险、奇迹……种种感慨在每个人的心里激荡……“冯哥,我们做一个活动吧,以后让更多的人参与,感受哈巴雪山的自然绝妙……”这位来自山东济南的倡议。
范德芳一听,来了精神,这个想法和他是不谋而合,疲倦烟花般消遁。
凑在昏黄的灯光下,他们就细节进一步协商。最后俩人分工,范德芳负责制作驴墙、驴皮书、驴掌,那位“同谋”负责写一篇文章发在网站上,为了保证活动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他们还制定了一些活动细则和奖励方式。(略)
后一篇:前往Tinas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