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在大中国Road |
每天都会看到一些让我着迷的迹象。有次和一个多少会点中文的泰国人讲,mix整天就是捉摸什么东西能吸引你们的眼球,把你们从大老远的地方,吸引到他这块一亩三分地上来……泰国人正在杭州大学念书,趁寒假带上日本的女朋友来成都玩……
会心地笑。
出行成了mix每年必做的功课,只不过和以往单纯的背包客身份来比,意义更为深厚,价值更加扩大。
“其间我们到处去走,学东西,在装饰和装修上揉合进很多元素。”
元素的确是亮点。驴友记之所以成为外国人热衷投奔的地方,且不少人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常来常往,一半原因就是这些极富特点的元素。那是古老东方神秘民族——中国文化、民俗精粹的集合体,作为一个临时的家,老外在这里满足了他们想要了解中国的各种感官需求——目力所及、耳力所及,乃至心理所及。
[图片说明]
84——89.奥,这只是让客人流连忘返的随意截取的画面,你能在这些图片上看到哪些民族元素?
欢乐时光
酒吧
洗手间
蓑衣、斗笠
西安来的小客人只是墙上随性涂鸦的一分子
有人说mix在模仿,模仿怎么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成功就是模仿,但是“模仿不是单纯的照抄照搬,照葫芦画瓢,要有创造性、建设性”。
类似的话在上海采访北京青年旅舍协会秘书长
再次想到mix的英文名字,就是混合啊。“这有点像结婚生孩子,基因差距大的男女结合比起基因相近的男女结合孕育的下一代智商要高一些一样,最为优质的成分在进化中被保留下来了……”
陕西的、西安的、东北的、西藏的、云南的、贵州的……一起构成中国元素,对老外来讲,每天睁开眼就和中国文化、民族生活水乳交融,何尝不是美事?所谓特色有很多解释,混合如同服饰穿着上的百搭,本身就是一种特色——没有特色也是一种特色。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