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网再获约2千万美元融资 分类信息酣战白热化
(2010-06-02 17:34: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财经新闻及行业评论 |
此次投资也被赶集官方称为迄今为止中国分类信息行业和生活服务类网站所获得的最大一笔金额融资。赶集网创始人、CEO杨浩涌称,完成此次融资之后,赶集网会加强分类信息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应用,渠道建设,区域合作,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赶集网模仿国外Craiglist创建于2005年,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发布交换平台,目前是中国最大、最活跃的本地生活信息门户以及最受用户关注、用户粘性最高的分类信息行业网站。赶集网在2006年曾获得谷歌400万美元投资,2008年获得蓝驰创投投资。之后关于赶集网获得投资的消息一直不断。
分类信息网站半年内两大单
与此对应的是今年4月,赶集网竞争对手、国内另一大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获得来自DCM和软银赛富等方面的1500万美元融资。
分类信息网站自2005年起引入中国,刚起步时有近千家网站博弈,大浪淘沙后,目前堪称门户性质的分类信息网站也仅剩赶集网,58同城及百姓网等数家而已。历经5年,分类生活信息网站已成为继门户类网站、搜索引擎类网站之后,第三个增长最快速的互联网领域。
有分析称,Craigslist的成功也已经证实了分类信息网站的商业模式。2010年中国分类信息网站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元,未来几年将会迎来它的繁荣期。
“分类网站提供网民生活领域的分类信息,定位于本地化的生活应用服务,无疑是抓住了互联网的下一个应用切口。”杨浩涌如此描述分类市场的前景。在他看来,分类网站的用户几乎不分民工、白领、海龟,人人都有上网搜索生活信息的需求,而基于细分地域的分类信息,将更具粘性。
谈及此次投资,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的执行合伙人Paul Asel称,随着3G网络在中国的广泛覆盖和下一代智能手机的出现,服务大众生活的信息服务将成为中国下一波关键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一。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是一只美元基金,于2008年08开始募集,规模为2.50亿美元,从2009年开始投资。主要投资互联网、无线增值和IT行业,在国内曾投资优视科技和空中网。
而另一投资方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则表示,随着互联网人口的增加,以及对二三线城市领域的拓展,用户对在线分类信息服务需求的巨大增长。“赶集的业务已经覆盖到很多城市的各个不同领域,比如租房,购买二手物品,寻找兼职机会等等,而从这里面可以找到很好的商业模式。”他说。
负责本案的蓝驰创投投资总监屈卫东在谈到为何选择继续追加投资时表示,对这两年跟赶集网的合作非常满意,“赶集网团队的执行能力很强,去年所有的指标包括收入,用户增长等等全都超额完成,再加上我们对这个市场非常看好,所以愿意继续追加投资。”屈卫东说。
蓝驰创投曾在2008年赶集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在年初接受ChinaVenture的专访时,陈维广表示看好赶集的原因一是因为这是互联网领域的生活应用,潜力大,更重要的是,看好赶集网团队的执行能力。“有好的想法,更需要执行力的团队去实现它。”
赶集寄望内容支撑未来
“与蓝驰的合作一直非常愉快,”杨浩涌说,他认为蓝驰带给赶集网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在于风投能预见到公司的问题,并给出即时提醒。“比如我们在人员的增长上,资金的花费上,品牌的推广上,他们都能给出很多的建议。”
更重要的是,风投与企业在战略目标上保持一致,在一些决策的推动上,会快捷和和方便很多。杨提到投资机构对企业的要求,暗示实则蓝驰并不非常强调盈利增长,更愿意看到平台的进步,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好的应用体验。
“作为长期来看,赶集IPO是水到渠成的事,要说到盈利,我们可以随时可以作出盈利的报表,但那么多钱毕竟需要花出去,投资人也不愿意看到这个月账面是2000万,下个月是2200万,那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杨说,他介绍称,未来会在市场推广上投入非常大的力度,所以此刻也没有必要去追求太多的盈利数据,重要的是把用户体验做好,把基数做大。
“这是一个增长快,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2009年的销售收入已经获得了十倍的增长,去年是金融危机,但即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依旧实现了盈利平衡。”他说。
在谈到为何选择诺基亚成长基金做A轮融资时,杨浩涌称,从09年8月份就开始陆续接触多家风投,看中诺基亚,主要还是它在无线互联网领域拥有优势资源,同时其理念和赶集一致。“跟他们合作两个月,感觉很愉快。”
谈到未来的发展,杨浩涌介绍未来面临三个重要的任务,包括市场拓展,区域合作以及渠道拓展。“我们的09年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上海的直销,下一阶段的重要力度是做渠道拓展,希望能在其他城市通过代理等形式,把面作开。”此外,赶集网也将考虑通过并购同类网站、与垂直行业网站如丁丁、大众点评网,地域性媒体展开合作等形式,能更好的把内容优势扩散到其他领域。
“相比较其他合作伙伴,无论是sns还是论坛,还是门户,我们更愿意定位自己为内容提供商。我希望未来渠道的收入能占据到赶集网整体收入的50%以上。”杨浩涌如此定义赶集网未来的定义。在他看来,目前每天20万条的生活信息发布,已经足以能够支撑起赶集网更大的未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