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适马DP1看专业便携数码相机发展趋势

(2007-06-15 20:34:27)
标签:

摄影、数码相机

分类: 财经新闻及行业评论

    苛刻的数码摄影师们常常面临着这样的困扰,他们习惯使用的小型备用数码相机的画质总不尽人意,而以适马DP1为代表的专业便携相机将有可能替他们解决难题,自此,同时享有专业单反与小型数码相机带来的优秀画质,鸿沟不再。

 

适马DP1的诞生

 

   2006年9月26日,适马在全球影像器材盛会Photokina上推出了首款小型数码相机DP1,这款相机让人称奇的地方并不仅仅在于其便携机身及专业的操控性,而是它还采用了与适马数码单反相机SD-14机身相同的Foveon 14M X3 感光器,像素高达1400万像素,使得小型数码相机装配APS-C规格传感器成为现实,除此外,DP1的镜头采用了16.6mm F4定焦镜头,等效焦距28mm,开便携数码相机采用广角定焦镜头先河。

 

    毫无疑问,黝黑的机身、专业的感光元件及镜头、热靴、手动拨盘等一系列设计为这款体形小巧的相机打上了专业的烙印,对于习惯胶片或者数码单反高画质的影像发烧友来说,DP1完全值得期待,毕竟目前兼具良好便携性与专业画质的小型相机屈指可数,更何况DP1竟还采用了与传说已久的Foveon X3感光元件。

 

    Foveon X3感光器在画质上的优秀表现能力早在04年就让业界惊呼,只是由于其昂贵造价和技术成熟度一直都没有得到广泛运用。相比普通CCD或CMOS感光器,Foveon X3采用了三层感光元件,单像素能在不同的层次上获取RGB色光,使得影像更鲜锐、色彩细节增加,并且能避免不必要的纹状效应。

 

    适马在2002年推出的数码单反相机SD9中便使用了X3技术。06年伴随适马DP1推出的数码单反相机SD-14上亦采用了X3感光芯片。其尺寸规格为20.7x13.8mm,像素高达1400万,最大分辩率2652x1768x3。

 

    相比普通家用数码相机使用的CCD来说,DP1所采用的感光元件无异大块头,而可堪数码单反相机的画质和专业操控,亦成为DP1挑战数码单反相机的杀手锏。从某种角度讲,DP1吹响了便携相机跻身专业领域的号角。

 

专业便携相机现状

 

    数码相机自诞生以来,画质粗糙成为广受诟病的根源,像素往往是第一位,普通银盐胶片像素可高达几千万,而主流数码相机受限感光元件的大小,像素远未及胶片,即便是目前顶级数码单反相机,也不过千万出头,何况普通家用便携相机。其次是因电子感光元件宽容度和色彩表现力受制于技术发展,便携数码相机成像画质满足普通家用尚可,应用于专业领域如广告摄影、工程印刷等方面则无能为力。

 

    许多职业摄影师或摄影发烧友在拥有单反之余,常常会配备小型便携数码相机以备不时之需,而他们对便携性以及专业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除了机身小巧,在操控上能满足全手动、拥有闪光热靴外,更需要高速快门,高感光度,高素质镜头以及优秀测光体系等等因素。


    针对这部分人群,许多相机品牌都相应推出了各种便携机型以满足需求,比如佳能推出的G系列,目前最新型号为G7,它拥有千万像素、专业复古机身,另外全手动、对焦点联动测光、对焦点包围曝光、前后帘同步、光学防抖、闪光灯热靴、ND滤镜等专业设计一应俱全;尼康07年新推出的便携相机P5000也是另外一位优秀代表,它使用了专业单反上的镁合金材料,千万像素、全手动操控、热靴,主控拨盘、高ISO 3200等一应俱全;另外像理光家族中备受好评的GR-D、GX-100也常常被视作专业摄影师包中必备之物,二者黝黑的机身,优质广角镜头、高色彩表现、专业操控等都较好阐释了单反备机的概念。

 

    总体来看,目前专业便携相机在满足用户专业操控,高性能需求上都做出了很多尝试,除开轻巧机身、全手动曝光,模式拨盘,高像素,防抖等基本设计外,还增加了比如支持支持RAW数据格式,手动对焦环,热靴,高速快门,连拍,多重测光体系,光学取景器等要素。

 

    另外在人性化设计上也吸取了家用数码相机的许多过人之处,比如佳能G7拥有1024x768视频拍摄功能,6倍光学变焦,这对于许多单反相机来说,是无法企及的。再比如在拍摄情景模式上的深挖掘,一些专业便携相机除了支持全手动操作外,还拥有人像、生态、运动、夜景、自定义、宽画幅等多种拍摄模式,为发烧用户在日常拍摄中获得更为简便的操作体验,这也是单反相机比较欠缺的。

 

    一些新鲜的设计理念也在加大专业便携相机的附加值,比如07年热门的面部对焦技术便被应用在尼康的专业便携机P5000上,另外如松下LX系列,它创造性的采用了16:9画幅ccd,并可在拍摄中随意切换画幅,还支持16:9视频拍摄。

 

    以上这些进一步增加了专业便携相机的实用价值,但从苛刻的眼光看,它们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目前专业便携相机在画质上的欠缺,只是试图在外形、用户操控、技术特征等层面上做文章

 

未来发展趋势

 

    数码影像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摄影发烧用户,他们并不满足于普通家用相机的表现,目光开始定格于高端消费相机以及数码单反相机,但二者便携性上的缺失,又让他们犹豫不已,潜在的巨大市场进一步促进厂商在这一领域加大技术研发以及推陈出新,专业便携型数码相机开始步入良性发展循环中。

 

    受数码单反相机价位持续走低的影响,高端消费类相机市场急剧萎缩,专业便携相机可以很好的填充这个市场,从DP1身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未来专业便携型数码相机的发展脉络。

 

    首先在数码相机的三大核心组件上,新技术的应用终于可以开花结果。这次DP1所采用的X3感光芯片可是说是对整个行业的颠覆,以CCD\CMOS等为代表的旧势力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将逐步让位于X3感光芯片,而便携相机在画质上则可以获得巨大的飞跃。另外一个重要的部件影像传感器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这次DP1配备了适马和富士通共同研发的“真像”高速图像数据处理传输引擎,配合X3感光芯片带来的高像素数据,使得画质细节能得到更好体现。而在DPS的研发上,各大厂商也是不遗余力,佳能的DIGIC III处理器,索尼的Bionz影像处理器,理光的GR图像处理引擎,尼康的图像实时引擎系统,宾得的PRIME,奥林巴斯的TruePic等等,在集成电路发展的加速下,进一步加大了相机图像数据处理能力,奠定了高画质的复现。

 

   在镜头方面,高素质镜头在专业便携相机的应用也将成为潮流,镜头防炫光,镀膜质量会成为竞争焦点。这次DP1采用的广角定焦头让人惊讶,不过它在专业人士热衷的风景、人文摄影方面将发挥作用,而拥有从广角到长焦端镜头也是很多人的渴望,毕竟便携专业相机能一镜走天下将是一件美事,这里松下便携长焦TZ3拥有的28MM广角端到280的长焦端可能会给人一些启发,

 

    在机身设计以及专业性操控上,DP1、G7等相机给人们提供了很多的参考思路。DP1为用户专门提供了DP1专用光学取景器VF-11,G7则将ISO控制盘单独放置在机身顶部,这些设计无一不充满专业而复古的风味。黑色的机身可能是未来一两年内专业便携相机的主流,当然也不排除另类比如松下LX系列。

 

    在快门速度、连拍速度、视频拍摄、多点对焦系统上的提高也是当务之急,DP1的快门速度已经达到了1/4000,这个数据堪比数码单反,而佳能G7也才1/2500,提高的空间很大。DP1采用的9点自动对焦系统也是目前专业便携相机无法企及的。

 

   应该说,DP1在配置上和画质上的强悍已经远远超出了目前专业便携相机讨论的层级,它的很多设计标准应该是未来专业便携相机的发展方向。不过有一点应该明确,其实我们离这一天并不远。

 

本文刊载于2007年6月12日《中国摄影报》器材版头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且祝福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