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
2022-03-24 18:25:51
标签: 文化 历史
《拉贝日记》
2016年4月,德国人拉贝夫妇奖上世纪其祖父约翰.拉贝的日记捐赠给中央档案馆。共8本2460多页。
1937年12月, 在华经商的德国西门子公司约翰·拉贝和十几位外国籍人士,共同发起建立了南京国际安全区。他们在当时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在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难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场所。拉贝以独特的身份和视角记录了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见证了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展示了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成为《拉贝日记》的著名篇章。
约翰·拉贝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拉贝在日记中记录了他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在日本一向否定他们侵华史实的今天,《拉贝日记》作为第三方的所见所闻所感,是比较客观的,是证明日本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最有力证明。
《拉贝日记》
《拉贝日记》
2016年4月,德国人拉贝夫妇奖上世纪其祖父约翰.拉贝的日记捐赠给中央档案馆。共8本2460多页。
1937年12月, 在华经商的德国西门子公司约翰·拉贝和十几位外国籍人士,共同发起建立了南京国际安全区。他们在当时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在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难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场所。拉贝以独特的身份和视角记录了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见证了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展示了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成为《拉贝日记》的著名篇章。
约翰·拉贝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拉贝在日记中记录了他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在日本一向否定他们侵华史实的今天,《拉贝日记》作为第三方的所见所闻所感,是比较客观的,是证明日本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最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