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vogue》主编时尚博主 |
分类: 穿衣榜样 |
“
本 期 导 读
《VOGUE》中国版迎来新主编;
Margaret Zhang的时博之路
Margaret Zhang凭什么能拿下新title?
”
要说上半年时尚圈头等大事,莫过于万众期待的《VOGUE》中国版编辑总监一职,花落来自澳洲的28岁华裔时尚博主Margaret Zhang(章凝)。
而她上任后的第一封也是姗姗来迟。金九封面大胆启用19岁的素人、远赴张掖,心有多大气势就有多磅礴。加上new beginnings的新篇章,宣扬多元化的美,Margaret Zhang来势汹汹。各位觉得拍得怎么样呢?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此前靠街拍抓眼的女孩,凭什么能一步步拿下《VOGUE》中国版新主编这一职位?
01
穿衣风格独树一帜
提到Margaret Zhang,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时尚博主,那个穿着中性、擅长混搭的女生。讲真,在时博方面的穿搭成绩还是蛮耀眼的:
早在各大街拍里,这位姑娘就留下过很多精彩的搭配。这些图看着是不是眼熟?
其实她165cm的身高,在一众高大的西方人里只能算娇小。丹凤眼,平胸,健康的小麦色。似乎身材条件并不那么完美。在我看来,她也是找准了适合自己的风格,才形成了让人过目不忘的本事。
她自己说,“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风格,比盲目模仿更重要。”
回头看她20岁出头的街拍,虽然穿衣大胆自我,看多了却总有一种紧绷绷偷穿大人衣服的感觉。
她说:不喜欢规矩的按设计师的想法穿衣。穿衣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舒适度和身体而穿。
“看到一件衣服的时候,你不光要知道它流行,还要知道为什么流行。你需要了解其中的面料,设计师的故事,他的灵感来源。”
现在的她不断成长,对衣服更有自己的想法,穿衣也越来越随性和放松。
总得来说,她在纽约呆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穿衣是典型的纽约style,大都市里的时髦风。随意、休闲、运动在她身上都能见到。
选品上,她很大胆,从颜色和款式上都能看到。
- 发色要鲜艳
标志性的夸张发色加上对色彩有天生的掌控力,她的混搭造型很吸睛。ins常年都是粉发和蓝发。和之前黑发的时候对比,的确有辨识度不少~
鲜艳张扬的发色,配上高饱和度衣服,更穿出了属于自己的味道。
-
印花要夸张
其次,和发色一样,她钟爱各种夸张的印花。有难度的动物纹,说来咱就来~从衬衫、大衣都靴子都不会放过。
工装风和迷彩,这些偏中性的玩意,也是她平时经常会穿的。
印花更是她的秘密武器,尤其爱穿各式花衬衫。从夏天穿到秋天,省钱好搭配的秘籍有~
说到衬衫,插播一条专属于她自己的小性感:衬衫反着穿,不对称衣领或露一点后背。
- 西装要oversize
要说章凝最喜欢穿的单品,那一定是西装外套,尤其是oversized款式。她自己说:西装可以搞定一切。
要说西装的穿法,第一非得老生常谈的西装套装莫属!穿就穿一整身,还要松而不垮。喏,整体风格鞋子说了算
西装叠搭也不能少,或把西装外套穿在其他外套里。天气冷的时候,就可以这样穿。
想要女人味?试试在西装里面穿吊带、bodysuit或我们之前写过的胸衣。
再来说说西装的选择。
她穿过N件黑西装,all black的套路人人都可以学。秘诀就是:尽量不要选紧身的裤子。有垂坠感的裤子让整体看上去高级不少。
还有万能的格子西装:内搭T恤或衬衫,妥妥的休闲风。她很少穿紧身的牛仔裤,以直筒和微喇叭裤为主。
在单品的选择上,她说:“我不希望读者觉得时尚一定要花很多钱才能追求。你可以少买一些连衣裙或变化空间小的单品,多买一些半身单品进行上下混搭内外叠搭。”下面这双manebi的渔夫鞋她穿过好几次。
- 首饰要齐全
对章凝来说,饰品是万万不能少的。
哪怕是对镜自拍,也要全身齐全,从头到脚倒腾过。
她自己也在ins上分享过,哪怕穿搭一样,饰品换了一下,感觉完全不同。她最常用的就是粗细项链混搭。
至于耳环,她还蛮花心的。从hoop到珍珠都有宠幸过。
要打造强烈的个人风格,还得有高辨识度单品。看,章凝完全是头巾爱好者:
不仅如此,丝巾在她的身上还有很多用法:系在头发、包包和脖子上。
最后再来说说她的照片给我的整体感觉。一点也不死板,而是与景相融,十分注重画面的整体感。来感受一下
“我只是做自己,自信是最珍贵的奢侈品。当你披上自信的外衣,谁会在意你多白、多高、多有钱。”
爱惨了她照片里自信张扬的神情。老娘就是天下最美有气场的。
02
平平无奇的新媒体行家
当我们都以为时博是章凝的本职工作时,她又大方告诉大家:其实我是个全方面发展的人。
她本人在Vogue Me上说过:想在全媒体时代胜任,就得什么都会!
Anna Wintour也毫不掩饰对她的欣赏:“章凝的国际经验、卓越的多平台数字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她成为引领《Vogue服饰与美容》走向未来的绝佳人选。”
能得到女魔头的肯定,想必章凝肯定不一般呐。
她在ins上有140万粉丝,认证是“电影导演”。这可不是玩票性质的,毕竟她从12岁就开始学习电影。
仔细看,她的人生还真有点大女主的意思。普通家庭出生,家里没有人从事时尚行业,靠自己白手起家。
她从小就学习古典钢琴和芭蕾舞。父母对她要求非常严苛,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在家只能听电台新闻,大多时间都在各大兴趣班打转。
传说她对时尚感兴趣的原因是,别人在帮她做芭蕾服时总因为她的东方面孔而强加一些奇怪的东方元素。章凝就索性自己做衣服。在翻看各类杂志时,她无意中发现了时尚非常有趣。
现在她的头衔有造型师、创意总监、摄影师、导演、作家...一双手都数不过来!毫不夸张的说,从造型、摄影到撰稿,她自己就是一个团队。
要知道靠着卓越的商业头脑和精准的眼光,也许还有释放天性的原因,章凝早在16岁就开了自己的博客,分享穿搭和艺术作品以及她对时装秀的吐槽。
“与其把注意力放在这些你并不能改变的外在上,不如做个知道自己要什么,有独特观点,懂得坚持自己的人,这些同样能得到行业人得尊重。”
这个名为“Shine by Three”的个人博客,观点独特有趣,吸引了不少人。上面有各式有冲击力的图。没错,标准不是好看,而是图片要能给人有视觉刺激。
她说过:“你的能力不应该因为年轻而被限制。事实上,年轻是你的优势,你应该利用这个优势去学习任何你想要的技能,追求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所以,在高中毕业后,她并没有选择和时尚相关的专业,而是去悉尼大学攻读有难度的商业和法律。在校期间她还系统地学习了摄影。
“任何人,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去大学里吸收知识跟拓展自己。商业和法律听起来和时尚不同。可这世界上所有事都需要‘经营’,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法律’。无论你是自由从业者还是企业里的员工,都要懂企业是如何运作的而不只是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更多地去关注大环境。”
上学期间她还会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向杂志供稿。一边努力上学,一边开始经营起ins。
凭借着兴趣和天赋,她还拿到过学校的创业基金。靠着这笔钱,她去了纽约时装周“刷脸”。在她之前,还没有学生走过时尚这条商业化道路。
之后,拥有一波粉丝的她又靠着绝佳的商业嗅觉,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做了一个叫《时尚亚洲》的节目,主要介绍亚洲各大城市的文化、时尚和艺术等。这一档节目不仅让她深入了多个城市,还吸引了更多人和品牌的注意。
大学毕业后,她继续以多重身份闯荡时尚圈。
身为一枚专业摄影师,她为不少杂志拍过图。包括Nylon、ELLE、时尚芭莎、红秀等等。
小kk这组经典的菲律宾版《L'Officiel》封面图就是她拍的,辨识度很高。
商业广告也拍过不少,Dior的短片、Swarovski的广告、Kate Bosworth的Tory Burch广告等。
甚至还是YEEZYSEASON3的节目顾问兼摄影师。
不上封面的摄影师不是好博主。对章凝来说,上杂志封面也是家常便饭。她是第一个登上澳洲《ELLE》的亚洲面孔。对了,这张照片是摄影师Georges Antoni用手机拍的。还有菲律宾《L'Officiel》、新加坡《ELLE》封面等等。
国内的杂志也有上过。《OK!精彩》、《红秀Grazia》。
而她和VOGUE的缘分也开始的很早。2016年,她为Vogue Me的创刊号制作了两期数字版封面。顺手也就上了个封面。自拍、自导、自演的媒体人人生,这个标题也很章凝了。
对她来说,想做的远远不是网红那么简单。“叫我是Bussiness Woman, 别叫我It girl。”
所以,法律系出生的她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逻辑思维能力,当过多本澳洲时尚杂志的客座写手。2014年纽约时装周期间还成为了matchesfashion的客座买手。
2015年,她甚至还当上了倩碧的全球代言人。同年还出镜拍摄了澳洲老乡Miranda Kerr和施华洛世奇的广告大片。不仅如此,在19年她还代言了宝格丽Omnia粉色蓝宝石香水。
Kerr为施华洛世奇设计的的大片发布后,Daily Mail以“和Miranda Kerr躺在床上”为题,用有争议性的词去吸引读者。对此,章凝觉得这一点也不尊重专业和女性,写了篇文章回怼。
别看那时候她才20岁出头,获得的奖项可真不少。
被BOF评为2014年的时尚行业全球五百强人物。理由很简单:拥有天才的商业头脑。
2015年,ELLE更是提名她为年度数码传播影响者。一年后,年仅23岁的她又入选福布斯亚洲30名30岁以下精英榜。
2017年,CNN甚至发了一篇名为《澳洲最火摄影师如何撼动时尚产业》的报道。
我们常说,当一个人被名利包围的时候,很难跳脱出来去做更多初心的自己想做的事。在事业蓬勃发展之时,她又不按常理出牌,自导电影短片《There’s No Space Left in C# Minor》《I've Been Thinking About What You Look Like》等。
文字也是她不会放弃的东西,她写了一个剧本叫《第65号》,主题是中国母女情感关系,目前在拍这部电影。
她的人生似乎永远在挑战自己。又联合创立了咨询机构Background,为国际品牌提供中西文化服务。客户包括Airbnb、YouTube和一些奢侈品牌如Mulberry Moncler。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活在别人的标准之中,不循规蹈矩,不默守陈规,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见解。”她说过这样的话。
而时尚杂志赚钱主要是靠广告,主编不是单纯的内容生产者,还需要去谈生意商务洽谈。章凝在这方面拥有天然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
03
热爱生活,能平衡工作和生活
其实除了工作外,章凝的生活也很丰富。我很佩服她的一点是,她身上有太多的精力,能把生活和工作都经营得特别好。
ins和博客的每张照片后面都能看出她的用心。
自己浸染衣服、淘vintage。右边这件写着她名字的绿外套是她在涩谷cat street里找到的。
她永远都保有一颗好奇心,什么都想去尝试。比如画画和写毛笔字。中间的粉彩画是她看到房间里正在干枯的玫瑰后的即兴创作。
也喜欢逛各种展览,看看建筑。她说:有趣的建筑和历史更能启发我。比如中国古代的各种戏曲服装,包括我私下爱的芭蕾舞服都是我灵感的来源。
正如她在上任后格外关注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及包容性两个领域一样,她平时就很关注环保,世界地球日和海洋日会发微博和ins:
此外,她还是个十足的美食家。会不时和大家分享各种美食食谱:
去年年初,章凝还开了直播——用祖传秘方包饺子,为慈善加油。
“我正在慢慢研究妈妈所有的传统食谱。她做的东西最好吃。我有很多东西要学。”
作为一枚华裔,她有默默宣传中国文化。逢年过节,她会晒一些家乡美食。就拿春节来说,挂灯笼、福字荷包、包饺子,都是国内的过年气氛。
她也会在博客和ins上花很长的篇幅来解释端午节和中秋节的由来,会把粽子和饺子的做法写得一清二楚。清明节会做老家的青团和食饼筒。
不仅如此,看到有人转她端午节的文,还会主动来评论。
17年12月,她还回黄岩老家祭祖。忍不住感慨道:家乡的美食、家乡的文化、家庭盛宴。
甚至她的咏春功夫师姐,还会不断推动她了解关于祖国文化和进步。
她就是我们平常会遇见的小女生,会用图和文字记录下一切。调侃自己去拔罐的痕迹被错认成是满月文身。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哈哈~
对色彩有着天然的敏感度,会很认真地按颜色分类po出自己拍摄的照片。
也会分享在街上看到有意思的东西。做生活的有心人。
哪怕是去新的城市出差,每次工作结束的时候,她也会争取一两天的时间去探索和学习当地的文化。这是她镜头下的世界各地~
这点我倒是蛮佩服她的。作为拥有很多粉丝的influencer,她一直保持着独有的清醒,并没有被物欲的时尚圈绊住了步伐。
除了分享美食外,她还是个运动狂人。自我隔离的日子里,每天做普拉提、健美操、瑜伽和HIIT。去年回到悉尼后,她每周要打两次网球。同时还在学功夫和泰拳。
她说,社交媒体不是现实生活。自己会规划时间,不工作的时候会做个运动或美食。当代人在社交网络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了,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会有意义的多。
“头脑中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很重要,只要现在在做的事情不是在朝着那个目标努力,那么立刻停下,做你该做的。”
别看她年纪小,感悟倒是挺多。
而说到经营ins的小窍门,她说最重要的是克制,克制自己发乱七八糟图片的想法。仔细看她的照片,也不是简单的美美美和让人买买买。
“如果只是一味的在社交网络上消费自己的美照和暂时的人气而不思考如何维持公信力,时间久了你的粉丝总会离开。”
她自己也是,知道自己要什么,逐渐成长成了一个非典型的时尚博主,不是照片好看和带货就行,而是有思想有个性又生动的人。
很多人不满她年纪轻轻就拿下主编一职,换个角度看,年纪小说不定是新的优势,敢做敢尝试。新官上任三把火,前期的摸索也许会比较久,但我们仍期待老牌杂志改革带来的火花。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啦!看了那么多,你对她的态度怎么看?你看好她和她引领下的VOGUE么?
编辑:nanako
注: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私自转载一律走法律途径决绝,欢迎姑娘们帮助大饼监督并检举告诉大饼,原创不易,感谢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