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丑八怪”到“时尚女魔头”,靠这11句时尚箴言就够了?

(2020-05-12 08:35:55)
标签:

时尚

分类: 趋势


前不久,饼刷到了大码超模Tess Holliday的内心独白视频,这个身高只有1.65米,身材却达到22号的女人,是第一位与著名模特机构MiLK Model Management签署合约的超大号模特。


她在视频里说:“很多人不敢相信居然有size22的女人会穿贴身比基尼,而我就想去挑战别人,我心想,管他的,老娘想穿什么都行


太多人告诉我不要穿什么了,所以我选了自己穿比基尼或贴身衣服的图,把他们po到了一起。我真的厌倦了这个社会告诉我,我该穿什么不该穿什么。”


Tess Holliday告诉女孩儿们,勇敢做你自己,向那些不相信的人展示自己的美!


前段时间,麦当娜也在社交平台上发的一个短视频「Be a Lady, They said! 」,也在提倡不要为了所谓的世俗“标准”来隐藏自己,你独一无二,是多元美的重要一份子



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一段时间,这种关于“包容性审美”的热点,真的越来越多了


不得不说,这简直就是件值得拍手称快的、太好的事情~



实际上,”支持发出不同的声音“,正是饼对时尚圈的热爱所在。然而,时尚圈之所以能够包容并倡导“那些看起来不够完美的地方”,这或许还跟饼的终极idol——Diana Vreeland有关。


Vreeland曾说过:


“把你的缺点变成优点吧。

如果你很高,那就穿上高跟鞋;

如果你有个长脖子,那就引以为傲吧,

不要去弯腰驼背;

如果你有一个长鼻子,让她成为你的标志;

尽情自爆其短,让缺陷成为身上最美的部分。”

因为Style is everything~


而如今的大势所趋到距离她说这句话已经几十年了,至于Vreeland对时尚圈的影响,也绝对不止这么简单。


#So,

Who is Diana Vreeland?


Diana Vreeland(戴安娜·弗里兰)算得上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曾在《Harper's Bazaar》工作了26年,之后成为《Vouge》杂志的主编,在她工作期间,先后创造了《Harper‘s Bazaar》和《Vogue》的黄金时代。


而后又因为失业,担任起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特别顾问,并为其筹划了12场无与伦比的时装展,因此而开创了如今深深影响着时尚圈的met gala盛宴……



可以说,没有她,时尚圈或许并不会有今天那么精彩,而她才是时尚圈真正的“终极女魔头”。


更重要的是,DV的很多前卫思想,放到现在依然是“指导性”的存在,而她因自己思想和观念所发生的故事更是精彩~


#The quote

from Diana Vreeland?


1.“Too much good taste can be very boring.”

太多完美审美品味也许会非常无聊。


正如我们开篇所说,DV是“非标准性审美”的绝对倡导者。


要知道,在20世纪中期,主流审美爱的是:梦露式丰满凹凸有致的身型+完美的熟女五官。



要是不符合上述的选择标准,不用想~根本不可能成为模特啊!SEE,一组50s的海报图,很能说明当时的标准吧?

可DV偏不,她挖掘了Lauren Bacall,并让她登上《Harper’s Bazaar》的杂志封面。


18岁的Lauren身材干瘪又瘦小,不过,DV看准了她的五官“如俄罗斯女人般”立体,在美中带着英气,于是一组套装look,成就经典。


《Harper's Bazaar》1943年3月号封面


并自此开启了Lauren 的辉煌人生:在这照片登上杂志后的不久,Lauren Bacall就接到了好莱坞的电话,也最终一路打拼,成为了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年中排名前20的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

而挖掘人这事儿,DV才不会只干了一次。


当遇到骨瘦如柴、留着男生头、满脸雀斑的不起眼的女孩Twiggy的时候,DV的大力热捧,直接创造了一种审美风潮~



DV曾当众表达对Twiggy的喜爱:“我太失望了,居然没有一个人,对模特脸上的雀斑有一点点兴趣。”也不止一次的说,“我爱死Twiggy了,她实在太有个性了。”


“每次去见DV的时候,都像是见一位女王,她总是在巅峰,并告诉我她有多爱我!“Twiggy也直言,DV是她一生最重要的人。



至于Twiggy,后来你们都知道啦~只有167的身高,却是超模的开山鼻祖,她的走红使得整个模特行业的薪水增加;Twiggy更是改变现代女性审美标准、模特身材标准的关键人物


是的,从Twiggy开始,纤瘦纸片人成为模特的标准,也成为了众多女性直至如今依旧追崇的审美。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纸片人审美并不是DV所要大肆宣扬的,她甚至还曾说:


2.I think to just have little bites out of the fashion world is a sort of starvation diet myself.

I'd rather keep right out and eat ice cream all day look terrible and feel fine, OR I'd like to be bang in the middle of it as I've been for so many years。

如果每天只吃那么一点点,用饥饿减肥法来让自己立足在时尚界,那么我情愿远离它。

我宁愿一整天都吃冰淇凌蛋糕,虽然看起来很糟糕,但是至少我觉得舒服。


总的说来,多元化的审美,才是几十年前DV就一直倡导并在做的事儿,也是她给“时尚”的,区别于”美丽“的更有趣、更有魅力的定义

那些登上DV主导内容的个性的模特们


而对DV善于挖掘“不一样的美”的这一点,设计师Diane von Furstenberg(DVF)早就说过:“有些她找来的模特儿,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她们外表很奇怪,但唯有她看得出特别之处,这正是她厉害的地方,别人不自觉的东西她都看得出来。”


她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挖掘”能力?或许跟DV总是追求“极致和夸张”,“只做不一样的那个”有关。


3.“Don’t you know? Exaggeration is my only reality.”

夸张是我唯一的真实


拒绝平庸,在DV自己身上也体现的异常明显,她喜欢用日本艺妓式的妆容:


乌黑的秀发、鲜红的嘴唇和指甲、高颧骨上重重的腮红…..凸显自己颇具特点的五官,打造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为什么不用巨大的粉色珊瑚和大西伯利亚绿宝石做成世界上最漂亮的项链呢?”


是的,DV也很擅长运用各种“浮夸的珠宝配件”,来high light自己的全身搭配。



在她身上你几乎能看到各种浮夸风格的综合


年轻时的巴洛克、拜占庭风,晚年的艺妓、波西米亚风……在她身上结合的毫无违和。她无时无刻地,在身体力行讲述自己的时尚主张。

而对于自己这种张扬又特立独行的风格,我想她应该是自洽又喜欢的,毕竟她说过:


4.“Style—all who have it share one thing: originality."

风格,就是展示你的独特性,与众不同没什么不好!


而她自己最爱的颜色?跟她的性格一样浮夸!是最张扬、最热烈的那个:


5.Red is the great clarifier - bright and revealing. I can't imagine becoming bored with red - it would be like becoming bored with the person you love.

“我不能想象自己会对红色厌倦,就像你不会对自己的真爱厌倦一样。“


DV还说,“红色有种伟大的澄清力量,如此鲜亮如此醒目。“


她甚至把自己的客厅用红色家具们摆的满当当,并称其为“地狱花园”。



而更重要的是,她还把这种“追求不一样”的性格,贯彻到了工作中,并因此创造了不少经典,也开启了不少先河。


6.“I think I always had a perfectly clear view of what was possible for the public. Give them what they never knew they wanted.”


我认为我对大众的接受度一直拥有绝对完美的清晰认知,不给读者看他们想要的东西,呈现他们没有形成的概念,表达出他们表达不出的需求。


1936年,33岁的DV正穿着一身Chanel在舞池跳舞,时任《Harper's Bazaar》杂志主编的卡梅尔·斯诺坐因为衣品,相中了DV,并上前问她说:看起来你对穿搭很有见解,愿意到《Harper's Bazaar》工作么?


DV说:“虽然我从来没有工作过,从来没在午饭前打扮过自己,但是为什么不试试呢?”


Camel Snow和Diana Vreeland


“为什么不试试呢?”


是的,紧接着《为什么不…》成为了DV在《Harper's Bazaar》的专栏。


她让杂志内容从“如何讨好丈夫”、“如何做好一个派”的传统文章,变成了诸如:”Pie??女人绝不能只关心一个Pie!“的独立女性天地。



当然,不仅如此,DV从不打安全牌:


1947年5月,DV让模特穿着比基尼登上杂志封面,这在当时保守的50年代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却让《Harper's Bazaar》成为美国杂志史上的美学典范。



1955年,DV在《Harper‘s Bazaar》工作时与摄影师阿维顿合作拍摄了“与大象共舞”,更是开创了动物野性之美与时尚精致之美融合的先河。


这组片,称为二十世纪最“牛逼”时尚大片之一,这张照片在2010年被迪奥以将近120万美金,合人民币700多万的价格买下,也是世界上最贵的摄影作品之一。


这组照片,后来被很多杂志大片借鉴,简直就是跨越近百年教科书式的存在~


图片来源:李冰冰拍摄的时尚大片


1966年,时任《Vogue》主编的DV,一如既往大刀阔斧的改革,总是让主流审美惊掉下巴,她会毫不犹豫飞整个团队到世界各地拍摄。


比如,以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中,贵公子奢靡的生活和凄美的爱情为灵感,到日本进行5日拍摄,演绎一位日本相扑选手和一个白种女人的故事。


1966年摄影师阿维顿为《Vogue》在北海道取景拍摄的皮草特辑。


除此以上,在做编辑的35年间,她的创举不甚枚举,她还让牛仔裤成为时髦单品,鼓励并挖掘了Manolo Blahnik、Diana von Furstenberg等等设计师品牌。


她从来不愿意去满足读者所期待看到的内容,而是保持着发现和探寻新鲜的触角。玩转艺术、文学、音乐……,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时尚被DV撕扯开来,注入深度与广度。


而她对工作的热情,对创意的坚持,坚持了一生。


7. “I once heard someone say, "I shall die very young. How young? I don’t know. Maybe seventy, maybe eighty, maybe ninety. But I shall be very young.”

我等听到有人说,“我也许会在很年轻的时候死去。”年轻是多少岁?也是是70岁、80岁、90岁,那这样看来我还非常年轻。


1971年,因为DV为追求新奇创意而不惜一切成本,虽然杂志销量大幅度提高,也无法抵销她所需的高额成本。


在68岁这一年,DV最终被失业,而在同一年,她的丈夫Reed Vreeland也猝然离世,DV的人生跌到谷底。



不过,你以为她会就此消沉?


那就大错特错了,她可是DV!


人生就像是登台表演,总是会有中场休息。”


70岁那年,DV在朋友的帮助下,被大都会博物馆邀请成为时装馆(当年的时装馆,门庭冷清、根本无人问津)的特别顾问。而这一任职,又创造了时尚圈的另一个盛举:


DV以一年一场的惊人速度制作了12场无与伦比的时装展,还用自己的人脉邀请来了各界世界名流参加,这正是Met Gala的前身。


有品位、有创意、会创作、还能营销,DV主导的服装展怎能不火?


Chanel展室内喷洒的是经典的“香奈儿5号”;中国清代服饰展示厅里,是Yves Saint Laurent的鸦片香水;Cristobal Balencaiga回顾展中,大厅里不断放着西班牙热烈奔放的弗朗明哥舞曲……


五感营销,不过是她玩腻了的把戏!



DV带领着时装馆一路打怪升级,在82岁的高龄,才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完美句号~


没错,DV告诉我们,年龄算什么!人生从来没有设限,无论是什么年纪什么阶段,都要向前看,都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而之所以能有那么多创举,DV早就给出过答案:


8.“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life and that’s the continual renewal of inspiration.”

生活中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源源不断的灵感。


无论是设计师时期、编辑时期还是最后在大都会,你会发现DV都是以创意为宗旨的


她从小就深受现代主义、新艺术、俄罗斯芭蕾舞团和高级订制服等熏陶,让她对美有了独特的见解。


少女时期的DV翩翩起舞


更重要的是,她热衷于认识不同国家的朋友,了解他们的文化与美,用包容眼睛看世界。


当然了,她也足够卖力!据说,DV一周工作7天,忙的连洗澡的时间都不放过。


早上喝完一杯茶后,她会进入一个巨大的浴缸,一边洗澡一边捕捉灵感,并把灵感一个个描绘成型。之后,她会和摄影师们召开灵感沟通大会,不停的引发头脑风暴。


DV用想象力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杂志内容


夸了那么多,你或许也想称赞一把了吧:这是多么惊世骇俗、与众不同,丰功伟绩的一生啊!


但,说到这里,饼并不想过于美化DV本人,她自己都曾承认过自己的不好相处。


9.I'm notoriously difficult to get along with, but I'm still a little charming

我是出了名的不好相处,但是我还是有点魅力

嗯~没错,拥有可以把马里亚纳海沟填成平地的绝对自信,以及时尚界点石成金地位的DV,毒舌当然也是不在话下。


-女员工走路声音太大?马上辞退!


-冲进办公室大声发号施令,简直是家常便饭!


-电影《甜姐儿》里,一声不响把外套扔到助理身上的动作,也不过是以她为原型。



她还有一些让人看起来“偏执”的癖好:


-为了睡在香气中,枕头都用针头注射了满满的香水。


-她总是要把美元钞票和面巾纸都熨烫平整后才放进她的手包里?


-她每天都吃一样的午餐:一个全麦花生酱和橘子酱三明治,配上苏格兰威士忌。她说:“花生酱是自基督教以来最伟大的发明。”



她甚至处理不好自己的“家庭关系”!


儿子Tim Vreeland对她总是无法理解,甚至说过”为什么我不能拥有和其他朋友一样的母亲?“因为DV曾要求他:“你在班级里必须不是第一就是垫底,不能处在中间。”


成就她时尚事业的性格,却在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变成了隔阂。这样的建议,确实让在学校里的孩子们很苦恼~


DV与丈夫儿子的家庭合影


而她在对下一代教育上的问题,也许正是因为与母亲疏远的关系,她在各种采访中一直都不愿意过多的提及自己的母亲。


DV的妈妈是社交名媛一枚,爸爸是股票经纪人,DV因为从小相貌平平,连母亲都忍不住嫌她丑,说她是“难看的小怪物”


从小,妈妈和妹妹洋娃娃似的美丽也曾让她自卑的不愿抬起头。而母亲对她因长相而施加的“恶评、诅咒”,也是她长久以来的抗争。


Diana Vreeland(右)与爸爸和妹妹


但另一方面,她凭借着好品味、能力和真实,收获了一众给足她信任的”权贵好友“,诸如:温莎公爵夫人、香奶奶、杰奎琳……等等,不胜枚举。


杰奎琳甚至在给DV的信中写道:


“亲爱的Diana,每个人都想知道我们为什么选择《Harper's Bazaar》,他们想出了一百万个理由,但没有一个人说出真正的原因,那就是你。”



而在DV晚年经历人生低谷时,朋友们甚至偷偷的捐钱给大都会博物馆,希望能大都会能给DV,更高的薪资。


诚如DV自己所说:


10.You don't have to be born beautiful to be wildly attractive.

你不必生而美丽,也可以充满魅力。


总的说来,她就是一个很难用单一的某一面就能做概括的极其迷人的女性



而本饼子,之所以在无数人分享过她之后,还非要给她写上这一份属于自己的文字。


不只是因为她如同自己原本的姓氏「Dalziel」一样(在盖尔语是「我敢」的意思),人生在轰轰烈烈的传奇色彩中开始与结束,而且有着超勇敢、超前卫的个人意识~



我也并不是要倡导所有人都应该做这么一个特立独行的大女人!


相反,因为她的传闻太过传奇,或许我们已经忽略了她在事业和家庭生活中也很难两全的平衡,如同大多数的我们,困于多面的角色中,并无什么不同!


DV不过是,选择了自己喜欢且擅长的生活方式,并为此付诸了自己全部的努力和热爱。



正如她自己所说:


11.There is only one way to be happy enough in life, and that is to create the life you want by yourself.

人生只有一种方式够痛快,那就是靠自己开创想过的人生。


而在饼看来,每个女性,都可以拥有选择自我活法的权利。


在这个,因为“女权兴起”的时代,女性身上背负了更多的责任:要在工作上扛得起,做得了好妻子,还得是个负责任的好妈妈……!每一个你所扮演的角色,都会有太多人给你“该活成什么样子”的judge和建议~


但,生活很难两全,无需强求完美,为工作奉献的事业女性和为家庭付出的全职妈妈们,都同样的伟大!


最后,奉上《夫妻的世界》里的话:舍弃你的完美主义,人生会变得幸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断舍离一些小事,才能更自由自在


祝,咱这儿的每一位《How dare!Woman》你都能过上自己想过的一生!


好啦!今天就到这儿了~

注: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私自转载一律走法律途径决绝,欢迎姑娘们帮助大饼监督并检举告诉大饼,原创不易,感谢支持哦~

 

得体又时髦的穿搭示范,看她一个人就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