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的使用


标签:
外固定支架软组织进行开放性骨折并发症 |
分类: 专业知识 |
http://s16/middle/46d4164ftcafdfd06512f&690
http://s10/middle/46d4164ftcafddba54070&690
http://s2/middle/46d4164ftcafe12c61b11&690
碎的骨头将皮肤扎破导致开放性骨折。
http://s16/middle/46d4164ftcafe154b8eaf&690
不用全切开,小的视野将螺纹针打入!最大的保持了皮肤的完整性和血运!
http://s13/middle/46d4164ftcafe16f04e5c&690
四根螺纹针打入后外面上架子就可以了
http://s12/middle/46d4164ftcafe1a98826b&690
外部架子固定
http://s16/middle/46d4164ftcafde3acfe9f&690
术后片子,不齐的地方可通过外面的螺丝随时进行调整。
http://s7/middle/46d4164ftcb3150471ca6&690
http://s13/middle/46d4164ftcb31552a001c&690
术后第二天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外固定支架,首先我们先了解下A0与BO
AO:(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 “借助坚强固定,一期恢复骨干骨折的解剖学连续性和力学完整性”这一生物力学概念。AO学说强调尽早复位,手术要求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这种观点几十年来被全世界广泛接受,成为骨折治疗的AO学说
AO最原始的4个基本观点:
1、解剖复位
2、坚强的内固定
3、保留血液供应
4、早期无痛肢体的全身运动
BO: 生物学内固定(BO,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原则充分重视局部软组织的血运,固定坚强而无加压。
原则:
1、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保护骨折局部软组织的附着
2、不以牺牲骨折部的血运来强求粉碎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如必需复位的较大的骨折块,也应尽力保存其供血的软组织蒂部
4、减少内固定物与所固定骨之间的接触面
5、尽可能减少手术暴露时间。
一、外固定支架的发展史:
二、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原则
(1)适应症和禁忌症
什么情况下使用外固定支架?
1、
2、
3、
4、
5、
应用外固定支架的禁忌症:
(2)外固定支架在骨折治疗中的使用方法
1、
2、
3、
4、
5、
6、
7、
(3)外固定支架的拆除:何时拆除外固定支架对于避免后期的并发症至关重要,必须经过一系列影像学的检查,视骨痂的成熟情况来决定拆除外固定架的时间。
三、外固定支架并发症、护理与康复
(1)
(2)
(3)
(4)
(5)
注意事项:
1、在穿针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造成针孔或骨质的感染,经常检查针孔,定时更换敷料,并应用抗生素。
2、每日检查钢针在固定处有无松动。松动的钢针易于滑出,也失去了加压和牵引的作用,还容易引起针孔感染,应及时调整。
3、若已有感染,不要急于拔针,首先对针孔部位进行消毒、扩大针孔进行引流,加大抗生素用量。如感染严重,处理无效情况可终止固定拔除钢针。
4、穿针操作时,要熟悉神经血管的解剖位置,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穿针时使用手摇钻或低速电钻,避免热灼伤造成骨不连。
5、穿针不能既不能靠近骨折端,也不能远离骨折端。
使用外固定支架有哪些优缺点?
1、
(1)、创伤小,即便于安装,也便于拆除。
(2)、便于进行软组织处理。
(3)、对骨折局部基本无干扰,不增加局部的创伤,有利于保护血运。
(4)、固定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是某些复杂情况下唯一的选择。
(6)、为感染性骨折尤其是感染性不愈合处理打下基础。
(7)、骨不连与肢体短缩的处理于一体。
2、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