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眼底血管肿瘤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外科手术 |
右眼略小。已经压迫眼球,眼球外凸,同时伴随疼痛。与主人商量下,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待仓鼠麻醉后,用宽纸胶布将其粘在手术台面上,口鼻继续吸入麻醉气体。麻醉效果很好。用眼科镊子对肿瘤进行分离,但意外还是发生了,本以为实质性瘤体突然破溃,此时方知为血管瘤。瘤体内压力很大,
喷出近3毫升血液。压迫后紧急钳夹止血,并用可吸收线进行结扎方才止血。
此仓鼠血管瘤若长于其他位置。可采用冷冻治疗。效果应该会更佳。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占75%,继发性25%左右。继发性多数在幼儿期出现,少数在成年期发现,病因尚不清楚。原发性即先天性胎生性是由机体胚胎期血管网增生而形成,出生时即有,血管瘤较小时可无症状。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以影响容貌。不同程度地压迫、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的可以反复出血、感染,极少数会产生恶变,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学认为血管瘤是由于热毒内蕴,心火妄动,血行失常,以致气血纵横、脉络交错、凝聚成形,显露于肌肤或内脏而成。治法:凉血行瘀,祛火滋阴。
血管瘤宜早期治疗,治疗越早,疗效及预后越好。
体表血管瘤
1、影响美观:体表血管瘤可发生于机体表面各部位,但以颌面、颈、躯干、四肢等部位多为常见,因其颜色多为红、黑、青且形状不规则或外凸,或曲张,或蜿蜒等,严重影响美观,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2、受外力撞击、压迫影响,引起大出血致使血流不止。
3、破坏周围的组织,引起畸形,影响功能。
4、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异常。
5、瘤体发生溃疡。
6、肢体严重畸形。
内血管瘤
肝内血管瘤实际上是先天性发育异常,由于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或继发性血管扩张所致,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根据其含纤维的多少,可分为硬化型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外皮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
肿瘤大小不一,小者仅在显微镜下才能确诊,大者可重达20余公斤,本病发展缓慢病程可达数十年之久。
主要危害有:
1、当肿瘤逐渐增大或压迫胃肠时,引起上腹部不适,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患者内脾胃等正常器官发生变形,破坏其功能形态。
2、位于肝表面的巨大血管瘤自行破裂,可造成腹腔大出血,危及生命。
3、可转变恶性血管瘤。
4、肝区疼痛和心理压力。
体表血管瘤的分类:
血管瘤依人体的结构分为体表血管瘤和体内血管瘤。体表血管瘤分为口腔血管瘤、面部血管瘤、四肢血管瘤、躯干血管瘤、头部血管瘤、颈部血管瘤。
并发症
血管瘤的并发症有溃疡、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骨骼肌肉损害而造成的肢畸形等。血管瘤的综合症有:
1骨肥大性静脉曲张症
2血小板减少血管瘤综合症
3脑颜面管瘤综合症
4软骨发育异常血管瘤综合症
5血管瘤球瘤。
治疗
治疗方法:①手术切除;②冷冻治疗;④硬化剂治疗;
2. 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60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96℃),通常状态下低于-20℃,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3. 硬化剂注射治疗:此法源于50年代,枯痔注射疗法衍化而来。其原理是:将硬化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中(不能注入血管中),引起无菌性炎症,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使血管瘤、血管腔缩小或闭塞。常用的药物有:①鱼肝油酸钠;②枯痔灵注射;③明矾注射液;④枯矾黄莲注射液;⑤碳酸氢钠注射液;⑥平阳霉素、搏来霉素类;⑦沸水注射疗法;⑧尿素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