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19人:开往天堂的电梯

标签:
财经 |
死亡电梯
本报记者 闵云霄
“出事的那天,刚好是占学发2岁的生日,出事前一个小时给家里通了电话,夫妻俩还和儿子说了几句话。”9月17日下午,占胜华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原本孩子的妈妈准备回家,从工地坐长途汽车回家只需大约两个多小时,来回一趟也只需花30元钱。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改变了主意,下午5点多,家中就接到同乡电话,说小两口都出了事故。”
占胜华的身边,是哥哥占必华和嫂子吴建宏的儿子占学发,孩子把指头伸进嘴里不断吮吸,面对记者的镜头,先是欢蹦喜跳,随后又在地上不断打滚,这个孩子根本不明白,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占必华夫妇同是武汉黄陂区木兰湖乡静山村人, 3年之前两人在老家结婚,住在一栋陈旧的瓦房里,今年春天,前往武汉建筑工地上在给别人修建高楼的过程中丢命,如今,夫妻两人的骨灰分别在村子里安葬。
事故发生后,湖北省住建厅连夜召开会议,认定“9·13”重大事故是湖北省十多年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目前,全市6000多个建设工地紧急停工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这个因为满城施工而被称为“建筑工地”的城市,突然平静了下来。
官方尚未发布具体事故原因,湖北省安全生产科技中心主任徐克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曾说出事升降机核载20人,事故发生时升降机并没有超载。多位死者家属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这是一次可以避免的事故,却因为管理的疏忽导致自己亲人的遇难。
http://s9/mw690/46d3868etdc902429fea8&690
http://s3/mw690/46d3868etdc90252f8852&690
百米高空坠落之后
9月13日的中午1点多,“东湖景园”C区7-1号楼的5号电梯,19名负责粉刷楼栋外墙体的泥工在吃完午饭后,乘坐电梯准备到楼上作业,当爬升到30层位置时,电梯突然失控,直冲到34层顶层后,电梯钢绳突然断裂,厢体大约翻了两三圈坠落到地面。
当时距离升降电梯20余米的看守工人老刘回忆说,中午休息过程中,突然听到轰的一声后,他急忙推开门冲出来,眼前的惨状让他震惊:“6个人被甩出来了,电梯摔得变了形,里面的人血肉模糊”,厢体内的19人无一幸免,全部去了天堂。
发生事故的项目,由武汉市祥和集团承建,是华侨城用于补偿东湖沿岸被征地村民的还建房。该工程发包单位为武汉万嘉置业责任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武汉博特监理公司,施工升降机安装厂家为武汉中汇机械公司。
9月16日,遇难者周洪福的一双儿女和姐姐、外甥来到事故现场。这个位于欢乐大道的祥和建设集团工地,并没有给周洪福带来好运。现场四分五裂的吊笼周围明显还有斑斑血迹,近处还能闻到阵阵恶臭。
一位死者家属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开升降机的是一名女操作员,她曾叫升降机里的人下来,他们不同意。他们说等到了楼顶再将吊篮送下来。没想到,当升降机升到最顶端的时候,吊篮‘蹬’了一下,停在那里。很可能是门打不开了,吊篮里的人就去摇了门。”他说,这个细节,是他听一些目击者介绍的。
据《新民周刊》的报道,其目击者被遣送回老家。
记者了解到,因为此次事故遇难者多为外墙粉刷工,而事故大楼在3月前刚刚封顶,所以亡者均是近三月内来此打工,时间最短的仅有10多天。
武汉万嘉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中国企业报》多方寻找,也没有查到其办公住所,就是网上,也没有太多的信息。湖北祥和建设集团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92年8月,具备建设部颁发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公司连续多年荣获“湖北省建筑综合实力二十强企业”、“安全零事故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2009年度公司建安产值11.2亿元,集团总经理刘松也多次被武汉市政府、新洲区政府评为“爱心大使”、“慈善之星”。
9月17日,《中国企业报》记者获取一份当地政府善后工作组出示的协议书,仅仅是一张正反两面的打印纸,协议书的甲方为施工单位湖北祥和建设集团公司,乙方为遇难者亲属,遇难者姓名、地址和赔偿及补偿金额处为空白手写。
按照协议内容,所约定的补偿费由甲方直接支付到乙方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账户中,乡镇政府收款后即支付给乙方。乙方从签订协议之日起,两日内火化遇难者遗体,安葬遇难者。
该协议还特别注明,甲方支付给乙方的费用是在法律范围内与死者相关的各项费用,乙方收到本协议约定的费用后,自愿不以任何事由再向任何单位或个人主张因遇难者死亡的有关权利。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乡镇人民政府持两份。
记者了解到,多家签订协议的家属,每位遇难者的亲属补偿87.9万元。另外口头约定,遇难者家属如若15日晚签订该协议,可额外获得区政府的抚慰金5万元,晚签一天,则少2万元。
9月15日晚10时,在事发地附近的一家快捷酒店客房,死者骆进及熊玉华夫妻二人的家属被要求签字。另外一份死亡证明书上明确其原因为“高空坠落”,有医院医生签名,但“户籍民警签字”、“派出所盖章”栏都为空白。
《中国企业报》记者以死者家属朋友身份,旁听了善后工作组与家属的谈话。有工作人员解释说,黄陂区政府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给予每位遇难者家属加5万元抚慰金。骆进的哥哥骆力利则说,这5万元抚慰金的前提条件是当晚签订赔偿协议,晚签一天则少2万元。
其中政府部门一位男子解释说,事故发生后,有10多个工作组在这里处理善后,这(赔偿及补偿金额)是市委市政府定的统一标准。骆进的姐姐提出可否在签订协议之后走法律程序要求赔偿,该书记反问说:“既然达成协议了,以后怎么可以诉讼呢?否则那怎么还叫协议?”
坠因之疑
根据官方通报,事发施工升降机安装厂家为武汉中汇机械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湖景园”工地上的5台施工升降机归其公司所有,该公司与施工单位湖北祥和建设集团签订合约,向其出租这5台升降机,并派技术人员驻守工地,负责操作和维修工作。此外,公司还向祥和建设集团出租数台塔吊。据了解,该公司2007年成立,主要经营机械设备销售、租赁、安装。《中国企业报》记者根据其网站公布的联系电话和地址未能找到该公司。
《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该升降机是由武汉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制造,该公司负责武汉业务的一位吴姓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强调,“我们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发过生产许可证的。”9月17日,记者多次电话联系该公司,但是均无人应答。该公司声称自己是湖北省规模最大、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的知名建筑机械制造企业。公司专业从事建筑工程机械设计、开发和制造,至今已有70 年的历史。每年可生产3000台施工升降机、3000台塔式起重机。全国60%省会城市的首高建筑都曾留下了“江汉建机”的光辉足迹。
事故发生后,项目施工单位湖北祥和集团一名易姓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亦称,“(事故原因)属于死者的违章操作,是他们自己撬开(升降机的)锁进去的。”
《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多名现场工人,他们均表示,事发时,升降机专业操作人员不在电梯内,但对于工人撬锁入内的说法并不认同。一名工友告诉记者,很多工人承包工作面后都会加班加点,但升降机操作人员有固定上班时间,所以工人经常“自己操作”,但他表示进入吊笼并不困难。
贵州美奥电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厚元说,一部合格完整的施工电梯应该装有重量监视器(报警器),一旦超载就会报警,报警后电梯就不能运行了。而为了防止坠落,施工电梯还应装有安全防坠装置。“这是电梯里最重要的装置。”李厚元说。
武汉市香江东路一建筑工地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租赁施工电梯时,他们尤为看重其中的安全防坠装置,“关键时候能保命。”这一说法,在记者走访的多个工地里,均有验证。
根据了解,安全防坠装置就是两个驱动齿轮下面的第三个齿轮,里面有离心式限速装置和锥鼓形的制动器,该装置能在限定距离内快速制动锁定坠落物体,也就是说,施工电梯一旦发生坠落,其能紧紧“咬”住齿条,不让电梯再坠落。
不过也有例外。
“(施工电梯)刹车失灵,也就是开关失效时,安全防坠装置不防坠。”李厚元说,他在事后研究了很多施工电梯,认为超载导致施工电梯坠落一说不成立。
“最重要的是电梯的顶端没有装置帽顶,没有抑制住(电梯)轿厢继续往上行驶,轿厢和主轨脱离,导致轿厢冲顶坠落。”根据李厚元的解释,帽顶的作用就在于卡住电梯的轿厢,当轿厢升至一定高度时,不让其翻转,从而避免坠落,而如果帽顶缺失,轿厢的四个滑轮就会沿着电梯主轨一直往上升,最后与主轨分开坠落。
据调查显示,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目前绝大部分事故根源都集中在“维修保养”这一环节上。
监管之虞
距离事故发生地不到一米的地方,“安全警钟天天敲”的硕大标语悬挂在施工现场,显得格外显眼。有相关专家说,希望这样的标语不应只是写在墙上,挂在口上,而是真正落在行动上。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有建筑设备租赁单位800户左右,全年营业额超过40亿元。与此同时,我国建筑设备租赁单位因其起步晚、流动性大、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也成为监管的薄弱环节,违规租赁、层层分包也是升降机坠落事故原因的“常客”。每一起升降机坠落事故背后不仅反映出施工、监理和行政主管单位的监管缺位,也凸显了建筑设备租赁行业亟待规范。
按照相关流程,升降机属于特种设备,其租赁和安装单位要具备相应资质,聘用的安装人员须执证上岗。安装和拆除时,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和安全公司负责人必须在场,安装完毕后,要经过国家质检总局发证的检验机构检验,检验合格后,再向行政主管单位登记备案。取得合法相应牌证后,安监部门进行集中编号,所发放的统一牌证必须焊接在升降机标准节上。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出事升降机已经完全散架,残骸上有一块登记牌,上面写着“武汉市建设委员会登记,有效使用期限2011年8月23日至2012年6月3日”,可见,出事升降机已经超出有效期限工作3个多月。事后,设备安装单位负责人否认“超期服役”,称该升降机已通过年检,新的登记牌没有来得及挂出来,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证实,记者也未看到新登记牌。
武汉市城建安全生产管理站(以下简称“安全站”)是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直属单位,也是施工电梯的直接监管部门。
“谁用设备谁负责,工程归谁,(施工电梯)监管谁来管。”安全站技术科办公室的于(音)主任亦说,对施工电梯实行总承包单位负责制,“比如这个工程归我接管这个设备在这里用就由我来负责,”而安全站负责对施工电梯的使用进行日常的安全监督。
于主任介绍说,对施工电梯实行市区两级管理制度,“100米以上的市里管,100米以下的区里管,”一般100米折算为33层。
于主任说,施工电梯需先办理备案,使用时安装好后,经武汉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的检测合格后,办理登记使用证,而后就可以使用了。而备案牌和登记使用牌都由安全站技术科发放。由于人手有限,安全站一般对施工电梯进行抽查。“武汉市几千个工地,不可能每天都去,都检查到。”
于主任表示,有时安全站工作人员也会怀疑施工电梯存在问题或隐患,那么会在调查取证核实后,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否则对其进行停工和罚款处理。“我们主要是程序管理,比如现场查看备案证、(登记使用)证、操作人员证件。”他说,“通过检查这些东西督促企业履行自己真正的管理职责,管理责任都在企业自身。”
“依靠企业自管?肯定首先考虑成本和效率等原因,肯定不够严格,事情发生之前都不重视,事发后政府出来说要重视有什么用?”一位家属如此说。
东湖景园的工人许先生透露,他和多名工友都认定,事故电梯在平时的检修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