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在舟曲的记者们
(2010-08-16 05:10:27)
标签:
杂谈 |
这是一家报纸的在记者节的一段话。
今天,你可以闭上眼睛,但那倾轧中碾过的断壁残垣,仍在眼前盘旋不去。
今天,你可以不去倾听,但那狂暴间凋落的生命花瓣,犹在耳畔殷殷呼唤。
今天,你可以停止思想,但那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手臂,还在心中苦苦挣扎。
今天,是我们第三次以国家的名义,以公共的仪式向在自然灾难中陨灭的生命致哀,向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中遇难的同胞哀悼。
舟曲时间,冻结了那曾经一张张鲜活的笑脸;舟曲数字,粉碎了那曾经一段段美丽的岁月。这份痛,让寰宇同悲;这行泪,让大地同担;这份情,让生死同心。
在泥石流浇铸的时刻,一位继父怀抱两个继女向外奔跑,他的亲生儿子还在一边酣睡。废墟下14岁少年张新建镇定回答“总理,您放心,我能挺住”,生死间,他恳请“先救我妈妈”。阳光下,亿万期盼未能托起花儿的笑脸,他却为我们留下灿烂的天地。被掩埋的绝境中,33岁的母亲用手臂托举4岁半的儿子,8个多小时奇迹般地坚持,让生命重生……
向死而生,哪怕天不遂人愿,但它寄寓的人间真情在精神的疆界中奔腾如源。
向死而生,哪怕生命终被覆盖,但它所迸射的人性光辉在历史的天空中温暖如初。
向死而生,哪怕山崩地陷,但它所负载的浩然之气在浮躁的俗世中纯净如洗。
从汶川走来,从玉树走来,从舟曲走来,爱让生命延续,爱让废墟飘起袅袅炊烟,爱让民族挺起不弯之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已成为一个古老的国家在艰难中走向强大,在困苦中走向成熟,在浴火中重生的精神刻度。
灾难袭来,与舟曲同舟,让舟曲不屈,是奔涌在中华大地的最强音。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全力以赴,从夜以继日与死神争抢时间的“迷彩绿”到从五湖四海火速奔来的“红丝带”,以人为本的国家信念,骨肉同胞的民族大爱,再度将一个伟大民族的凝聚力空前集结,再度冉冉升起任何困难都挡不住中国人民的国家信念。
七天七夜过去了,泥石流的脚步还未停歇,救援的号角还在铿锵。
国土资源部已对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的1640个县进行了地质灾害初步调查,查出了24万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面对防不胜防的地质灾害,今天我们必须擦干泪水,有责任理性担当:我们是否深知身处险境并做好了规避风险的准备。
曾经的灾难用生命擦亮了科学的眼睛,用血泪铺就了生的通道。让我们一起努力,有智慧远离灾难,有信心热爱生活,有勇气拥抱像今天一样冉冉升起的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