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纸上的爱情

(2008-12-21 16:06:10)
标签:

文化

        纸上的爱情

                        ■ 闵云霄

 

 虽然从事文字工作,但是已很少用笔在纸上书写字了。电脑、手机等的普及,使所有信息交流变成了伊妹儿和短信息,甚至图象。

 在纸上交流,从东汉时期造纸术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发明开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基本划了个逗号,鸿雁翻飞的情景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

 最初的纸张就象最初的手机一样,都是贵族的象征,但是我相信,自从有纸的诞生,就有了纸上的爱情。

 一张薄薄的纸,能够承受爱情之重?当爱情烟花一样熄灭的时候,写在纸上,就可以在记忆的心屏上和岁月的流变中永恒

 那些心跳,那些故事,降落于纸上就温暖我们的心灵。

 小学五年级时,曾在一张作业本纸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祝你远走高飞,飞向各国,建设各国的风景优美……”。

 这不是一篇普通的作文,而是一封情书里面的几句。

 那时,一个同学“喜欢”上了我们“班花”,他找我帮忙写一封情书给这个女孩,看起来象分手信的这几句,就出自己我们俩人的手。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写,在那个磕绊的年龄做出如此惊讶的事来,我们根本就不讲什么所谓的逻辑,当时就只有一个念头:把我们知道的所有美好的句子都用进去。

女孩和他恋到初三,快毕业时,越长越出众的她不满16岁就嫁给了学校的老师,男同学毕业后也很快结了婚。

 如今,两家的小孩大约都到了会写情书的年龄了,可是一直单身的我,却依稀记得情书中的这几句。

  既然能帮别人写情书,我当然也不是吃素的,初中的时候,我就敢悄悄把对某个女孩的喜欢写出来,比如她笑的样子,比如她发夹的式样等等。而且有些文字居然发表在一些中学生刊物,于是收到了不少全国各地的读者写来的信。

   这些信不外乎两种内容:一种是向我讨教写作方法,作为一个初中学生,这些人真的投错门了,我既没教他们的理论,也没时间。对于写这样信的人来说,大多石沉大海。另外一种是要和我交朋友的。一般这些同学会在信中自我介绍一番,身有多高,体有多重,爱好哪样,讨厌哪样。也有的甚至直接寄来照片。我最喜欢读后一种信了,“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收到10来封,那些信让很值得当时的我炫耀,我快活地过了几把名人瘾。

  读完后,我会认真挑选了几封回复过去,很快,一些人就会和我成为笔友。

  其中,一个与我一县之隔的女孩L,在不断的通信交往中,成为了我的“女朋友”,我们在信中相互倾诉。

  信笺上那寥寥数字的问候,充满深情的话语,娓娓道来的情愫,以及那娟秀隽永的字迹,是那么的亲切。

 1996年的夏季的一天周末,我正在教室里做化学题,突然同学在教室门外大呼:“闵云霄,有人找你”。

 转头望去,有个灵巧的女孩在窗口伸头探望。我一时想不出来是谁,但还是礼貌地走出教室。

 “你好”,在走廊上,我给她打招呼,但是我根本认不出对方是谁。

 “你们学习很认真嘛”,她对我带有夸奖的口气。

  从楼梯走下来,我才突然想起她就是我交往了几个月的“女朋友”,她曾经给我邮寄过照片。辨认出是她,我的心跳迅速加快起来。

  我把她带到学校背后的一个山坡上,我们坐下来聊了很多。笑谈中,我们轻轻吻了一下。

  晚上,我把她送到县城里的一个小旅馆住下来,就回到宿舍了。

  第二天,她在我的挽留声中踏上了回家的客车。

  我们的交往又回到书信上。这些纸上的文字,从一开始,就像一只卡通画里的小兔子,豁着个嘴蹦蹦跳跳地往前走,不管那只乌龟在后面爬得有多慢,也不管那些鸟已经飞到哪里去了。它以为整个森林都是它的了,它以为,因为它快乐着,所以每天都会是晴天了。

 她初中没考上,再度补习的她在家人的劝告下打算把这段“爱情”先放一放,她很少给我回信,我以为彻底放弃我了,就再也没给她写信。

在我当时单纯的思维里,这些纸上的爱情,因为写得明明白白,所以不会忘记,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

 但是我很快把她的来信全部撕碎了,纸片扬到风中,飘到水面,埋进地下,投入火里,我们的“爱情”彻底化为灰烬。

 后来,通过书信,我认识了武汉的一位笔友阿欣,她做了一件很让我永远难忘的事。她把我所有发在各大小报刊上的文章朗诵后配上音乐邮寄到我的学校,于是我“爱”上她了,多了一个“爱人”的我,学习更加努力,我们相互鼓励要一起考一个全国著名的大学。

 哪怕仅仅是纸上的爱情,也可以温暖我们疲惫的心灵。

 后来,我考取一所普通高校,她却在竞争激烈的湖北落选。

  高三补习的时候,她家里强烈反对我和她交往。于是,我的“爱情”再次被掐断。 因为她,我写了一首诗,题目叫《伸手去握一个人的武汉》,其中的几句是:

“姗姗来迟和匆匆远去的是同一个人。”我

轻轻敲响渲嚣的城市卷帘门,闭上眼睛走

进来看见你晶晶亮透心凉的泪珠。一如

稚嫩的唇瓣依旧害怕闪闪烁烁的阵痛

这是怎样一种善良的残酷?怀揣玫瑰的人

徘徊于玫瑰与玫瑰之间,将一个盛满墨水的酒瓶

彩挂成远天的瀑布 
 http://bbs.gg163.net/attachments/month_0812/20081221_c77a9c7dfda2aabba3fcNcpZvR1ZdnZX.jpg
   一年后,她考取了武汉本地的一所学校。我们依旧在纸上“爱”着对方。并且约好找机会见面。

   后来她和一位军校生有了交往,并且成为了他的真正的女朋友。

   后来的后来,她和男生一起去了珠海。我很伤心地和她断了联系。

   这个纸上的“爱人”,直到现在,我们都没见过面。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在省城贵阳的一所高校见到了我初中时的“爱人”L,她在另外一所学校读书,听说要见她,我很高兴。见面时,我提到和她以前的交往,她一笑了之:“那都是年轻时候的事了”。

   大学的时候,我还有一段纸上的爱情。

   邻班一个很漂亮的女孩,被我看上了。我四处打听,知道她是学校的播音员丹丹,住在学校广播室旁边。一天,与她认识的同学带我去她那里玩耍,随后我借走她的一本书。

   那本书拿回来基本没有翻过,放了几天就归还了,还书的时候,我在丹丹书里放了一张纸条:好想找你说说话,让心情有个家。

  很委婉的表达,很诗一般的句子。

  丹丹无动于衷,我直接写了一封情书转交给她。她回信说了一些感受,也是很诗化的语言。

   有一天,我想见她,打了丹丹好几次呼机都没回,我心情一落千丈,写下了《有一种心情在向你抵达》:

 阳光有气无力,我是一只装满空气的气球。选择:飞翔或降落?
    春天很深,语言和目光很深。有关你的音讯,被轰隆隆的汽笛碾碎。我的等,已越来越深。
    ……
    撕开第二包方便面,一口气吞下的那个词,便植根于我的胸膛:疼痛。

   这些文字写于2003年。这个有一种撕裂感的东西,《散文诗》杂志很给面子,用了两个页码发表。我把这期杂志送给丹丹一本,她当时在省内一家电台当主持人,她将文章在电台朗诵过,走在大街上,听到我的文章从电波里扩散出来,内心的情绪一时汹涌。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女孩那时已经爱上了四川一个已婚男人,她毕业后来奔赴成都,我对她说,“她肯定要和那男的分开的”,象挽留,也象帮她分析。

 四年之后,她又单身回到了贵阳。我们在大街上偶然碰见,就再也没相遇过。

 朋友看了这个文章后告诉我:你说了许多人没有说的,有的人说了是空洞,但是你说的让人痛。问我,怎么后来不写了呢?

 其实,很多不再写东西的人,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他的内心指向被改变了。人活着是有多面性的。

 现在从事文字工作的我,也许就是从小就迷恋于在文字中跋涉的结果。而这些爱情,相识于纸上,而又结束于纸上。
 
    那么多情感杂志得到热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的女人,最迷恋的是纸上爱情。他们中了炮制纸上爱情的高手琼瑶、亦舒等人。而真正碰上了纸上爱情中的男人,她们也会觉得乏味。因为你看多了纸上爱情,太熟悉其中套路了,如果你要数她的睫毛,如果你在她的门口等她一天,如果你悄悄给她邮寄去一篮子的玫瑰,她可能都会觉得你不过是照搬纸上的情节,太缺乏创意。
 
    女人会觉得每一场爱情都会有不相同的情节,对爱情的要求越来越高。

其实纸上的爱情有毒。它会使你提高对真正爱情的免疫能力,从而错误地认为生活中没有爱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谈一场恋爱,就知道纸上爱情不过是爱情乌托邦。

纸上发生的爱情很轻飘,但真正的爱情流落纸上却很沉淀。最近很沸腾的陈水扁,在关押期间由于台北看守所已不准陈水扁携带纸、笔,口述《收不到的情书》,由委任律师抄录后交给妻子吴淑珍。如果不是因为被限制自由,陈水扁可能不会给妻子写信,但是他却在信中表示,“你已为我坐23年的轮椅,我愿为你坐23年的黑牢,永恒的爱,不要说抱歉”。

 许多人,在纸上播种爱情,其目的是为了落地生活中来发芽生根,但是不少人都和我有些相似,等待一直在进行,爱人却还未回来。
 
  纸上爱情的另外一种涵义是:生活中真正的爱情故事,被纸张记录。历史上名人们流传在文字里的爱情,斑斓的色彩反复让我们震撼、迷恋。

 台湾女作家苏雪林,其笔下的爱情让人怦然心动。然而,生活中的苏雪林却几乎没有得到一点爱情。她的婚姻由家庭包办,在婚后漫长的岁月里,她和丈夫冷淡一生,怨恨一生,结婚36年,同居不到4年,天各一方。然而,就是这样的苏雪林,一次又一次地用笔抒写着一篇篇绝美而动人的爱情,让人觉得她的爱情生活从来都是美满而甜蜜的。

 也许,正是因为现实的爱情总有那么多的不如意,所以她才不忘用文字涂抹的爱情来装饰自己的一生。

 有人说,用纤纤弱笔写出来,力不透纸背,是单方面的爱。文字上的爱情由于成本相对要高——它需要很多的时间和心思,不象说谎话,所以很难作弊。

 有很多在自己的爱情故事很出名的人。

 陆小曼的丈夫王赓任哈尔滨警察厅长时,虽不在北京但侯门如海,徐志摩要用钱来贿赂门房(每次500元)才有可能与陆小曼见面,他们通过纸上传情,二人的恋情愈演愈烈,王赓甚至还拔出枪来威胁陆小曼,也无法遏止二人的狂热。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轰轰烈烈,成就了那些脍炙人口的诗作。

 1845年,长期瘫痪在床的伊丽莎白?巴莱特在英国诗坛声名鹊起,钦慕她诗才的白朗宁给女诗人写了一封信,大胆地对她说:“我爱极了你的诗篇——而我也同时爱着你……”。女诗人接到信后也给他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两人从此开始频繁的书信来往。在白朗宁的多次要求下,女诗人克服从不见生人的习惯有了第一次见面。


   三天后,抑制不住强烈感情的白朗宁竟给女诗人写了一封求婚信。39岁的女诗人这时躺在床上已有24年,她对结婚一事早已没有想法,她拒绝了他。尽管如此,两人依然保持亲密的交往。最后奇迹发生了,伊丽莎白突然能下地自由行真诚了。

 两人遭遇家人反对后到意大利生活,后来还生一下孩子。爱情的力量使白朗宁夫人原本孱弱的生命延续了15年。


    爱情,发生在生活中,传奇于故事里。品读古人们纸上的爱情,我们和他们一起悲一起喜,一起心跳与忧郁。《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虽非写自己的情事,白居易却陷了进去,不能自拔。仿佛我们看电视,不知不觉就做了男女主角。然而我更相信,在这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中,老白虽然不是主角,但他肯定在同样曲折艰辛的爱情大戏中扮演着男一号。当然,纸上的爱情有很多的悲剧人物,普希金之死,并不仅仅为了维护他妻子的贞操,很多是在捍卫诗神的荣誉。他的情敌丹特士,是否有沙皇撑腰?这不重要。普希金的身后,却确实站立着流泪的缪斯。

 幸福总是肤浅的,痛苦才能让人永远铭记。所以, 纸上的爱情,单相思占了很大的比例。叶芝终生苦恋女演员毛特•岗,这段漫长的单相思有一个非常的回报,那就是促使他写出《当你老了》这首经典的爱情诗。叶芝所荣获的诺贝尔文学奖杯,有一部分属于毛特•岗的功劳,属于折磨过诗人的爱神的功劳。

  无论平民百姓,还是显赫权贵,都一样会有纸上的爱情。杨玉环原为寿王瑁王妃,玄宗惊艳于她的美貌,但碍于她是自己的儿媳,于是让杨玉环出家,再以“杨太真”身份入宫。
 
    从此杨玉环“三千宏爱在一身”,并于公元745年被册封为贵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玄宗匆匆出逃,发生马嵬兵变,杨贵妃被赐死。他们的爱情虽以悲剧收场,但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那样,“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有人说,爱情是说不尽的曲妙,爱情是写不完的传奇,抓紧纸上的一点点温柔,守住心里的一丝丝温暖,就是因为这些纸上的爱情,终于成为我们心里的感动。

 有人这样归纳纸张上的爱情:爱情写在纸上,纸醉;纸上跳着爱情,情迷。生命里从此留一截浪漫,存一段想像。而流过纸上的爱情,同样流过心底……

网络以及电信时代的高度发达,紙上的爱情已经渐渐远离我们。QQ聊天时的图片和或者新潮的语言,抑或是手机信息里复制来的情话。都只是在电脑上,在手机上,而总是到不了人的心上。当爱情被拷贝,信息需要删除时,这些曾经的电子时代的爱情,能留下什么?

怀念那逝去的纸上的爱情,怀念那跃然纸上的隽永的字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