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请不要哭泣

(2008-05-13 20:36:12)
标签:

杂谈

写这个帖子的时候,地震的发生离现在大约30小时,昨天中午,贵阳和很多城市一样,颤抖了一次,转眼之间,上万的生命离开了我们。

亲历了地震的波震,内心的恐惧不言而喻。当时,一个亲爱的人给我打了个电话,我没接通,后来又打过来,听到他声音的那一刻,我一言不发。没想到,在这个地球灾难来临的时候,还有一个人记得我,我内心的感动真的无法形容。

大约昨天深夜10点,在和朋友的喝茶的时候,接到同事的电话,说:地震已经死亡了上千人。

又和朋友去了城之光喝酒,昏昏然的回到家,今天起床破列卖了一份当地的报纸,一看,足足死了8000多人。

到了办公室,迅速上网。看了一张一张惨烈的图片。有限的心空,被重重的东西一次一次压下来,越来越沉重。前方的救援让我,让更多的网友一起激动起来,紧张起来。

每刷新一次网页,就增加了一次紧张,每了解一丝信息,我都反复推敲,希望它信息源真实,前方的情况还不知,而一直不情愿攀生的数据,在不段的攀升,8000、900、12000……

“好人一生平安”,这是最想说给灾区兄弟姐妹们的一句话,但是每一次在内心说出,都觉得是那么的苍白和无力。一直认为,生命就是活出一种境界,一种为人处事的境界,一种奋斗努力的境界,一种成功的超脱。一切的酸、甜、苦、辣,一切的艰难痛苦,一切的风风雨雨,一切的成败得失,都是云烟。我们应该把一切艰辛和失败的痛苦当作一种过程,独一无二的享受或者过程! 

可是面对那些废墟、那些泪水、那些布满血和雨的现场……除了心痛,我还能说出什么,感受些什么?墨西哥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 .帕斯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这不但成为带有墨西哥民族特征的文化现象,也表现了墨西哥人的价值与哲学观念。在阿兹特加人的观念中,死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这种观念居然与哲学的辩证法相符合。我相信人死的哲学意义,但是我不知道这么多人在灾难中死去,有多少意义?有人说,“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我相信,这样的表诉,肯定是在自然死亡的语境下,而那么多远去的人,我真希望他们的灵魂能象神话中的一样超度。

今天,我对一个朋友说,灾难的到来,让我有一种更想和他在一起的冲动,而其实这是冲动么?车子,房子,名与利、私与欲,面对生命消失这个残酷的现实时,这些东西又有什么用?面对强大的大自然,人类是多么脆弱!

有道是:“生得诗意,死得哲学”。中国一位哲人说过,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死人也是新陈代谢,要开庆祝会。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说:“赞成庄子的办法,死了人敲盆而歌。开庆祝会,庆祝辩证法的胜利,庆祝旧事物的消灭。……我们说,人类灭亡,是产生比人类更进步的东西。”

这种“庆祝”是一种解脱。目前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还没统计出数据来,那么多的人,在地球颤抖的一刹那,永远离开了我们。我无法举起“庆祝”的酒杯,我只有真诚祝愿他们一路走好的同时,期望生育我的土地上,更多的人幸福安康,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更加强大,更加繁荣。

认真而快乐地活着,是生命存在形式中最普通的一种,无论和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爱人,最需要感恩的家人,我们都有理由期望:阳光打在我们的脸上,幸福留在我们的心底。

 

四川,请不要哭泣

四川,请不要哭泣

四川,请不要哭泣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6131.jpg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3471.jpg

一位母亲在呼唤尽快救出埋在废墟中的儿子。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3531.jpg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3271.jpg

受惊吓的孕妇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3341.jpg

母女痛哭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3401.jpg

担心四川亲人的远方学生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3581.jpg

失去双亲的孤儿在救援人员的怀里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4051.jpg

联系不上外出丈夫万分焦急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4121.jpg

失去儿子的母亲悲痛欲绝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4201.jpg

失去孩子的母亲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105361.jpg

都江堰一名学生的父亲辨认尸体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201521.jpg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4341.jpg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4531.jpg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5101.jpg

5月13日,脱险群众从北川县城中走出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5201.jpg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5291.jpg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5401.jpg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5491.jpg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6041.jpg

 

http://blog.gz163.cn/attachments/2008/05/57931_200805141055571.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