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真相 |
这场以恐慌和传言开场的水危机,终于在各种努力下归于平静。但是自从今年春天以来,2块多一吨的“高水价”,依旧是居民难以言说的隐痛。支付高价水费后,供水问题就应该得到保障?当检视这段“难忘”的非常生活时,还有更多的问题让人反思。
“水荒”下的纳雍县城
“我们这里全城都没水吃!”近日,许多读者纷纷打进本报新闻热线反映,“而且自来水不干净!”记者接到报料准备前往纳雍采访时,又有读者打来电话称,“已经断断续续的来了些水”。
6月5日,记者经过6个小时的奔波后,抵达纳雍县城。地理位置上的纳雍,地处贵州西北部,毕节地区南部。根据官方资料显示,纳雍“是一个资源丰富,开发前景较好的县”,探明无烟煤储量123亿吨,可开采量68亿吨。由于煤质优良,近年来,上马的一个大型火电站,让曾经贫困落后而著称的山区,顿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淘金。
黄昏下小城虽然凌乱,但是颇有几分经济升温所带来的繁荣景象。纳雍县城沿河街一些居民得知记者是来调查这里的自来水问题,十分激动地告诉记者,“这里的水问题太多了,你们早就该来看看了!”
在6月7日,在张维路口一居民家,记者从自来水管里接出来的水,明显有泥浆色,而且一碗水肉眼就可看到几十颗尘埃。“纳雍五小附近我们这一带,吃的没有净化过的生水”,一居民有些不解地说。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水还“将就”可以用,“前几天来的水根本就能饮用”。
在客车站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乡下进城摆摊的妇女,虽然县城停水事件已经过去两周,但是回想起来该女士依旧记忆犹新:“城里停水停了5天,我们只能用已闲置多年的老井,但这些水井都被人排队接水,有时候接一桶水要等一个多小时。隔两天水管才会来一小点水”,但是更让人迷惑不解的是,“这水特别臭,就连泡茶臭味都很大,不少人饮用后都拉肚子了”。于是,许多居民只能以一桶水3元至8元不等价格买别人用车拖来的水。
后来政府部门出动县里的消防车运水来“应急”。据该县水利局水政监察大队的王队长介绍,当天县里的四辆消防车除了留一辆作备用外,其余的三辆车都来回不停地运水给居民们。但是这对于有4万多人的县城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一些跑得快的人用塑料桶、铝壶、铁锅等用具在消防车的水管前纷纷抢着接水,但是那些在后面赶到的人就只能“望车兴叹”。不少居民告诉记者,
在纳雍县供水公司给纳雍水厂的通知中记者了解到,纳雍县从5月16日起,实行定时供水(供一天停两天)。供水公司通过当地有线电视台发布了公告,“希望大家作好蓄水准备,全城人民共同抵御旱情”。
一些知情人告诉记者,纳雍五小一带的自来水就是直接从纳雍水厂的进水口引出的,根本没有经过水厂净化。当地一位王姓居民则提出质疑:为什么我们的水没有经过水厂净化,却要按照其他净化过的水价格收取?
关于停水原因,不少市民的说法是,“水库里有死尸,导致水质变坏,供水公司不敢供水”,记者同时还听到了两种“小道消息”,其中一种说法是由于吊水岩水库的山下采煤,“把水库里的水采漏了”;第三种说法是由于长时间的干旱,使得吊水岩水库的水源枯竭。
纳雍县水利局水政监察大队王广利队长告诉记者:这次停水时间有的地方长,有的地方要短些。一些地方停了3天,一些地方则停了5天左右”。对于停水的原因,王广利队长否定了第一和第二种说法。王广利分析说,“停水主要是因为今年出现了干旱,水库水枯竭到死水位以下,使得腐植、沉淀等物质的浓度升高,水质就不能保证了,但是只要水库中水的水量增加,水中的这些物质的浓度就会降低,水质问题就会的到解决。”
针对水质问题一事,纳雍县卫生监督所李全所长说,停水期间,他们已经抽样化验过,纳雍供水公司供应的水浑浊,而且其中氨、氮和耗氧量都超标,属于不合格自来水。于是记者来到纳雍供水公司,供水公司称他们只是销售纳雍水厂的水,应该要找负责净化处理工作的纳雍水厂。
6月8日,记者了来到了西部水务公司纳雍水厂,该厂涂厂长告诉记者,在5月12日,该厂取样水到国家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网贵阳检测站进行检测,5月19日检测出结果表明,进入该该厂的水源水氨、氮和耗氧量都超标,属于不合格自来水。他们只是负责水处理,水源地的水质应该由政府部门负责。
水价“高过西部12个省会城市”
后来,为了缓解该县供水的紧张状况,纳雍县水利局在5月25日决定启用该县城郊的吊水岩牛鼻子洞水源进行供水。
记者到纳雍时,停水带来的不方便已经基本消除。这场以恐慌和传言开场的水危机,终于在各方努力下归于平静。但是很多居民普遍反映,该县城的水价很高,难以承受。生活用水达到了2.15元/吨(另加0.25元/吨)、行政商业和工业用水4元/吨,经营服务用水为5元/吨,特殊行业用水高达10元/吨,自从今年春天以来的“高水价”,依旧将是他们难以言说的隐痛。
纳雍县政协委员刘忠植,在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提案中写道:2006年,纳雍县城水给居民增加了经济负担,与工薪阶层的收入不符,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同步,也不符合纳雍水资源的实际,纳雍算不上缺水。这位政协委员还把纳雍水价与全国各大城市的水价做了比较,“北京、天津均为2.9元/吨,深圳1.9元/吨,珠海1.02元/吨,广州1.24元/吨,成都作为西部12个省会城市最高价1.35元/吨的水价也比纳雍低很多,他认为:目前省城贵阳也只为1.20元/吨。然而经济较为落后的纳雍水价竟然远远比贵阳水价每吨也高出近1元。他还建议水费中的排污费改为污水处理费,并且暂时停收,“待污水厂建成投产后再收取”。
为何水价如此之高?在纳雍县物价局,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水价的收费标准制定时,必须由水厂等企业提供成本核算报告,经过审查后,再制定。而且纳雍水价的调整,已经多次举行听证后,根据贵州省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对地区物价局关于调整纳雍县县城自来水价格报告的批复》和《关于转发<对地区物价局关于调整纳雍县县城自来水价格报告的批复>的通知》(毕地价管(2005)170号)等文件精神所作出的调整,在法律程序上并不属于乱收费。末了,物价局的这位工作人员说,“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我个人也觉得价格偏高。”
一位王姓的居民告诉记者,他们以前每月用水只是十多元,但是现在2至4月就用了156元的水费。
在纳雍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一位副局长告诉记者,“去年年底至今,有十多家用户反映水表太快,他们怀疑水表存在很大的误差”。质量技术监督局出于对居民负责的态度,随即抽了5块水表送往毕节地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让人大吃一惊:抽样的5块表中,有4块不合格。
于是质量技术监督局与供水公司找来了水表生产商都匀水表厂,厂方派来技术人员检测认为是纳雍水中含有泥沙导致水表不能够正确计量。该局重新在纳雍县供水公司的库房里抽了
对于物价局的定价,纳雍老百姓同样表示“不解”,采访中,至少8成以上的居民认为纳雍水价过高,甚至对水价上涨的听证公信力“表示怀疑”。而在中国水网的一个调查中,有36.8%的网友认为,目前的水价听证会比简单的“走过场”更甚,是欺骗公众的行为;占百分率最大,21%网民认为水价听证会代表的只是自来水司的利益,根本没有代表群众的利益。只有5.2%的人认为“作为民意的表达,水价听证会对水价的调控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对于纳雍水价问题,各界一直反映强烈,纳雍县政协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关于水价的提案就达六份之多。其中该县龙颖、杨亚东、徐咏梅等十多位政协委员也在提案中建议降低纳雍水价。
水价上“涨”后的冷思考
纳雍水厂的运营模式,是引进国际上的BOT模式,即建设——经营——移交方式来设计、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BOT
纳雍饮水投资项目,目前共投资七、八千万,很大一部分资金是纳雍县政府协助贷款的,设计能力是日供水2.5万吨,现在首期工程的运行能力是日供水1万吨,下一步再作扩建,而纳雍目前每天的实际消耗水量为8000吨,而每吨按照1.80元每吨收取费用,剩下的2000吨,县政府按照这个价格补贴给水厂。
记者算了一笔账,纳雍水厂每年除了实际运行收入外,单是政府补贴给水厂的资金多达一百多万。记者请求查看相关合同,涂欣告诉记者“不在他手边,被老板带走了”。为何政府愿意签署这样的“亏本合同”,难道仅仅是为了减少这笔投资?记者打算通过县委宣传部联系原县长现任县委书记宫小农时,宣传部赵副部长说,“纳雍停水是小事情嘛,”关于水价偏高,赵副部长认为,“老百姓意见很大,西部水务吵作水价的确比较高”。最后联系未果。
按照惯例,水价的决定由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自来水供水价格以及污水处理费构成。有人分析说,国家规定水价应按“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调整到合理水平。
在多家网站,记者看到了类似的观点,目前中国居民生活用水支出占总体消费的比例低,而且从单位制水成本来看,水的售价低于成本。现行水价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价格不反映成本变动,价格与价值背离。
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汪新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在国外,水价支出占人均收入的4%,美国约占2%,而中国,实际已经接近2%了。
记者从纳雍县雍熙镇政府了解到,雍熙镇人均年收入才一千多元,就是水价整体上幅的城关5个社区和3个村,人均收入大约也仅仅在2千左右,一位居民称,“按照一家三口人月消耗水量约10吨进行估算,一年的水费支出大约占总收入的近4%左右。明显高过许多发达国家水平,和中国的大多数大中城市”。
采访过程中,一种说法得到了更多人认可,“在贵州纳雍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县城,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尚处于温饱阶段,如此高的水价,虽然有物价部门批准收取,从程序上是合法的,但是明显不合情理”。
有一位学者分析说,纳雍自来水供应市场化,如果纳雍市民经济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阶梯式”涨价方式,进行调整。如今世界上水资源异常紧缺,中国不少城市缺水也已经非常严重。自来水逐渐商品化,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约束市民生活的浪费水的不良习惯。适当涨价无庸质疑。但是它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日常“消费品”,具体涨多少,如何涨,必须要让多数老百姓能够承受得起。
该学者认为,在市民支付高价水费后,供水问题还无法得到保障?企业和政府应该采用一定的应急措施,避免水源污染或枯水而闹水荒。
前一篇:“一轮新政一轮涨”:贵阳楼市观象
后一篇:睡不下去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