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时期,一些新股跌破发行价搞得投资人恐慌,管理层彷徨,老渔夫要说:这不过是市场化发行真正的开始,仅仅是刚刚开始!
长期以来,在中国A股市场上,新股不败是一个神话,受到无数资金在一级市场的的强烈追捧,中签成功获得100%的收益也不是难事,使得这些资金完全彻底地陷入只赢不输的美好梦境,这不是投资!只是赌博买彩而已,而一旦破发就会觉得大难临头。在任何一个成熟市场,其收益和风险无疑应该是对等的,都不应该始终存在普遍的无风险高收益,出现了只能说明是市场(包括投资者)的不成熟、不正常。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自己的收益,如果打破了原有的收益模式,很多人就会气急败坏,殊不知这是市场正在回归理性,善莫大焉!
我们总喜欢让上市公司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包括要让投资者大赚特赚,要让一级市场投资者大赚特赚,甚至要对将来其他公司无法IPO负责,这本身就是荒唐的!曾经写过一篇现在做新股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就是这个意思。几乎所有拟上市的公司最关心的是如何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融资收益,说穿了就是尽可能多融资,而股本结构被稀释的越少越好,也就是说,有可能的最高价发行才是上市公司的最本质需求,这很正常!这是资本的天性!就好比你自己做一个企业比如开了个餐厅,如果你还需要100万,你选择这资金占你多少股份?1%?10%?还是50%?如果你肯定拿得到这个钱,你的选择绝对是1%,如果能再少你会觉得更好!这就是资本的博弈,任何投资都是为利而来,当然成本越小越好!股市也是如此!
原本就是互相的利益博弈,企业、保荐人、机构投资者、资金掮客等层层纠结的各种利益群体却不断演绎着神话。在发行方、保荐人、询价机构等各强势利益群体利益确实被保障的情况之下,盲目跟风的散户成为待宰的羔羊也就实属正常了。据统计,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美国的三大股票市场共发行273只新股,其中,当年并未挂牌交易的股票有43只,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有71只。也就是说,不算未挂牌交易的股票,有将近1/3的美国新股是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的。美国股市似乎也并没有因为这些“破发新闻”而受到影响,“歌照唱,马照跑”,新股发行也没耽误,也没见得谁在那里愤愤不平!因为在一个成熟的市场氛围下,任何投资行为都是投资者自觉自愿的行为,不合适可以不买呀,没有人去抢占你投资。在我们这一个远不成熟的市场中,就更需要自己对自己的资金负责。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其价格原本就都是由市场决定的,只要没有操纵行为,价格就不应该受到控制或者计划。
其实市场本身就是一个调节机制,随着多只大盘股先后破发,买方的报价开始回归合理。由于新股发行市盈率越来越高,随着风险的加大,机构参与新股的态度逐渐趋于谨慎,表现之一就是参与询价和申购的机构不断减少。中国建筑参与询价家数为174家,正泰电器是107家,中国西电是97家,二重重装是88家,参与中国一重发行询价的机构只有58家....机构参与新股的态度逐渐趋于谨慎,参与询价的机构不断减少证明着理智正在回归。
我甚至觉得一级市场如果出现发行不成功的案例,也就是说,新股发行得不到投资者的足额认购,那才将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那才真正体现出市场化发行,毕竟不是高价发行才是市场化发行,低价发行也是市场化,发不出去也是市场化的选择。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股票发行市场就不再是卖方市场,卖什么股票也不再仅由卖方决定,股票发行市场将进入买方市场阶段,投资者的需求将最终决定发行什么公司的股票。只有当每一个投资者在认购股票前更关注相应公司,获得相关信息后经过足够的思考研判,再决定是否认购(就如二级市场的股票不能随便瞎买一样),才能使新股发行真正走向正轨,也只有在在投资者、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下,上市公司的质量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价格是市场决定的,监管部门的责任是建立规则和维护规则。当证监会官员和交易所主要管理人员,不再整天关心股票价格和指数的涨跌,不再只在破发时才研讨新股发行规则,中国股票市场才算基本成熟。它表明市场不再接受发行市场的利益格局。而要实现新股发行真正的市场化,早日实现“注册制”才是正确的方向,市场的问题由市场自己去解决就是了,现在跌破发行价仅仅是真正市场化发行的开始!
欢迎光临
船上的老渔夫博客
共同探讨人生,一起创造世界!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