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船上的老渔夫
船上的老渔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361
  • 关注人气:1,6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电补贴的钱进了谁的腰包?

(2009-07-10 12:11:44)
标签:

家电下乡

补贴政策

经济政策

船上的老渔夫

分类: 财经投资

   笔者刚刚出差返京,在一个省会城市的郊区县城遇见了这样一件事,因为自己的手机出了点问题,要临时买个手机,由此发生的事让我对一直质疑的家电补贴政策产生了更加莫名的困惑和恐惧。

   有一款联想的手机,成交价为750元(不开票),而此款手机为家电下乡产品,标价998元,以此价格买手机可以拿到政府的家电补贴款998×13%,即130元,相当于868元买了手机,扣除补贴后居然还要比直接买更贵一些。更有甚者,营业员还给我提供了一个某些人的做法,可以直接花998×7%即70元的价钱买张发票,办好手续后拿到130元补贴,净赚商品价格的6%即60元。

   呜呼,这就是我们家电下乡的成果!笔者问营业员,谁会以家电下乡的价格购买呢?答曰,相信政府的人,感觉拿到补贴是占便宜的人。鼓励造假作假,老实人只能吃亏?难道这就是制定政策想达到的目的么?

   家电下乡的补贴政策本意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其补贴资金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暂且不管用农民兜里的养命钱去刺激工业的做法是否合适,暂且不管政策的实施会从上倒下带来多少人和钱的忙碌,毫无疑问的是:只有当农民购买的产品性价比实际上高于现行家电流通市场时,他们才算切实享受到了补贴,否则的话,农民购买的产品居然高于流通市价,这个政策将不在存在任何合理性的根基,只是沦落为相关部门报功请赏的一场游戏而已,浪费钱财,浪费人力,抹黑政府形象!我们不禁要问家电补贴的钱到底进了谁的腰包?谁由此得到了实惠呢?

   由这个特例(希望这是个特例,但恐怕不可能)不难看出,农民消费者并没有享受到实际意义上的补贴,从这个制度的设定看,只能是生产厂商或许还有部分借此机会进入流通环节的企业瓜分了这块蛋糕!而这是动用了我们全民的钱,是我们作为每个中国公民资产的一部分。那些借机寻租权利的官员,以补贴为名,实际反而是向农民高价推销或者倾销过剩家电产能,这种坑农的做法居然还是打着补贴的幌子,真不知道他们还有什么话不可以说,什么事不可以做! 

   此等怪事究其根本,源自官员们政绩的需求,是缘自政府主观臆断和市场本质的冲突。现今通行的政府不少指令性政策与“财富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在很多时候恰恰是背道而驰的,往往是低效和浪费的同义词,当然有些部门的官员们可以借机说事,坦坦然得以邀功请赏。而在采取“设租”,“准入”,“资格审核”等过多行政命令的手段来推行政策,以期望能够立马取得效果的同时,在很多时候又往往诞生出一批接一批的腐败,想都可以想见,在制定补贴名录的时候,会有多少企业向官员们发动各种利益攻击,又有多少官员会......而如果这些问题,只能寄希望于相关机构和官员的自身品德的约束,那我们的社会生活又怎么可能顺畅呢?

   此事发生在一个省会城市的郊县,那么更加广阔和边远的其他地方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仅仅是一个手机,其他的家电产品会是什么样子呢?还有其他的诸如汽车下乡、农机下乡等等会是什么样子呢?实在不敢想!

 

   

欢迎光临   船上的老渔夫博客  共同探讨人生,一起创造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