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意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充分发挥数据价值,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这份指引内容简洁,但是数据治理的很多关键点都明确的指出来了,对于工业企业数据治理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地方,非常值得认真学习。简单看看几个要点:
1.数据治理指引中的“全覆盖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应当遵循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全覆盖原则:覆盖数据的全生命周期;覆盖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流程中的全部数据;覆盖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覆盖所有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覆盖监管数据。这个原则,体现了数据作为战略资产重要性认识。数据治理不是个别部门的事情,也不是局部业务的事情,数据治理是系统工程。数据治理覆盖的是全业务领域;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涉及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业务部门——数据治理的组织架构也是需要全覆盖的。这个全覆盖原则,意味着对数据的管控要求提升到了高层战略关注和公司治理的层面。这正是深入推进数据治理所必须的。
2.数据治理的岗位设置
数据治理指引明确了数据治理的岗位设置。不是兼职的、不是偶尔关注的,而是在数据治理归口管理部门设立满足工作需要的专职岗位,在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设置专职或兼职岗位。这是推动数据治理的基本保障。
3.对数据使用的要求,数据价值实现
真实可靠的数据才能发挥数据的价值。数据绝不是看看统计、做做报表那么粗浅;用数据治理推动整个管理的变革,通过数据责任和数据关系重新定义组织中相关角色的活动和协作,相互促进,这是企业把数据作为战略资源的重要意义。数据治理指引中对数据价值实现的描述,也阐述了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利用的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