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中国古代官衙:南阳府署(上)

标签:
我记录古代官衙南阳府署旅行/见闻旅游 |
分类: 名胜古迹 |
前不久带小车出差到河南省南阳市,准备当天往返而没登记宾馆,因此趁中午休息时间到“南阳府署”去“拜访”了一下各个朝代的郡守和知府大人们。呵呵!
早就听说全国保留最完整的知府衙门的是在南阳,它是元、明、清三代南阳知府的官署。我国四种不同级别的保存最完好的旧时官府衙门分别为:县衙级在河南内乡(本博在《名胜古迹》栏目中的“中国古代官衙:内乡县署”中已有介绍),知府级在河南南阳,直隶总督府衙门在河北保定,国家级就是北京故宫。
“南阳府署”座落在南阳市区民主街西部北侧,由元代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秦始皇设置郡制以来,留下的一个完整郡级实物标本,现存建筑就是一座历史档案馆,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来此一游后感觉确实名不虚传。
署前为照壁(那天正巧在装修,又是雨天,很不清楚,见题头照片),照壁在建筑环境上起到屏蔽作用,在建筑效果上起到庄重、森严、神秘和至高无上的效果,所以古人都喜欢设置。南阳府署的照壁画了一个神话中的怪兽(我问了卖门票的人都不知叫什么名?有个老人说叫“贪”),传说龙生九子,“贪”为其一,其性贪婪,虽四周及脚下遍布金银珠宝,却仍张口要吃太阳,却不知早已身临万丈深渊……。
大门是府衙的出入口,也是府衙建筑等级的象征。门前两根立柱,黑底金字的抱柱联为:看阶前草绿芳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鹃啼鹊噪恐有冤民,柱后方有一支架内置喊冤鼓一个,供来告状鸣冤之人敲打喊冤。
大门两边各有石狮一座,“八字墙”上嵌有不少古老的碑石。
进大门后往里为仪门,凡新官到任,至仪门前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内。嘉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圣旨或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也要大开仪门。
进仪门,就是府衙内最大的院落,占地1500平方米。两侧为公房(下篇介绍),外有东西牌坊两座,分别与仪门两侧门相对应。
其仪仗为青旗四面,杏黄伞一具,青扇一把,铜棍、皮槊各二,回避肃静牌各二;另外还有黑红各半的水火棍,整齐地排列一边;就连鸣锣开道的铜锣也保存在这里。
三堂也称官邸,是知府大人处理内务,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机密事件,处理隐私案件的地方。三堂上房匾额是“燕思堂”表明这里是燕居憩息、详思熟虑之处,厅堂正中为主条案,两侧分列木桌,木椅,为待客、商议之用。
“南阳府署”不仅是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还对研究古代官署的规划、设计、发展、变迁,以及地方官吏的袭封、隶属、诉讼、政事等都有重要的价值。它不愧为我国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