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技术评论 |
【12】3G时代的SmartPhone BP部分软件系统
最成熟的3G网络系统,是3GPP项目组制订的WCDMA。WCDMA的网络结构,可参考Figure 12.1,其中有几个特点。
1. 反向兼容GSM/GRPS网络。
2. 核心网保持了原有GSM/GRPS/EDGE网络的HLR,AUC,EIR,VLR,MSC,SGSN,GGSN等等网络结构。
3. 增设小区服务广播功能。
4. GSM网络原有的基站子系统(BSS)在UMTS/WCDMA系统中,不再被沿用,取而代之的是UMTS陆基无线接入网(UTRAN,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rfcsw8_636fc5tpzd2_b【12】3G时代SmartPhone BP部分" TITLE="论山寨手机与Android 【12】3G时代SmartPhone BP部分" />
Figure 12.1
Courtesy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08/4403166623_f6c7790b77_b.jpg
在UMTS/WCDMA网络规范中,不仅有Node B,RNC,MSC,MGW,SGSN,GGSN,和CBC等等网络构件,而且还有Uu,Iub,Iur,Iu-CS,Iu-PS,和Iu-BC等等协议栈。所谓协议栈,是网络构件之间传输信息时,使用的一系列协议,它们层层叠叠,堆砌成一个栈结构,所以叫协议栈(Protocol Stack),如Figure 12.2所示。
1. Uu协议栈负责在手机与基站Node B之间,通过无线方式传输信息。所以,Uu无线协议栈直接关系到智能手机BP部分的技术实现。
2. UTRAN中基站Node B,与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合称为无线网络系统(RNS)。它们之间的协议栈分别是Iub和Iur,在Figure 12.2中,没有详细列出Iub和Iur,而是把Node B与RNC合并成RNS,重点描述RNS与外界,也就是手机与核心网之间的协议栈。
3. RNC在处理语音业务时,使用Iu-CS协议栈。但是Iu-CS的用法,有控制层面(Control Plane)与用户层面(User Plane)之分。
4. RNC在处理数据业务时,使用Iu-PS协议栈,并且永远只与SGSN联系。但是联系方式也分控制层面与用户层面。Figure 12.2描述了在处理数据业务的过程中,传输信令和数据实体的各个协议栈。
5. 智能手机的BP部分,需要实现Uu协议栈的左侧框图中,所包含的所有协议。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rfcsw8_633d36b6rg2_b【12】3G时代SmartPhone BP部分" TITLE="论山寨手机与Android 【12】3G时代SmartPhone BP部分" />
Figure 12.2 UMTS/WCDMA GRPS Protocol Stacks, Release 99.
Courtesy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31/4396349395_039ccddf6e_o.png
接下来,我们剖析智能手机的BP部分,在建立数据传输通道时,控制层面需要处理的工作,以及传输数据实体时,用户层面需要处理的工作。也就是Figure 12.2图中,上半部分最左边的框图中,与手机(UE)相关的协议,也就是RF-MAC-RLC-RRC-GMM/SM/SMS这五个模块所涉及的协议和彼此互动。此外还包括,下半部分最左边的框图中,与手机(UE)相关的协议,也就是RF-MAC-RLC-PDCP-IP/PPP- Application,这六个模块所涉及的协议和彼此互动。
Figure 12.3描绘了这些模块中包含的部分协议,以及相互关系[2,3]。
1. 各个模块可以被垂直地划分为若干层(Layer),每个模块只与上下层的对应模块发生联系,但是不与同层的其它模块联系。
2. 协议栈分成控制层面(Control Plane)与用户层面(User Plane)。
3. 无线接口与通道(Channel)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rfcsw8_634f5np7wgh_b【12】3G时代SmartPhone BP部分" TITLE="论山寨手机与Android 【12】3G时代SmartPhone BP部分" />
Figure 12.3 UMTS/WCDMA Uu Protocol Stacks and its internal interaction [2].
Courtesy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66/4397161512_e634f2f8dd_o.png
理解了Uu协议栈包含的各个协议,如Figure 12.2所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Figure 12.3所示,就不难理解智能手机BP部分的系统架构。Figure 12.4是一款智能手机的BP部分的系统架构图,这款手机应用于4G LTE网络,由英国4M Wireless Ltd公司出品。但是这个BP部分的系统架构,与3G手机的BP部分,在结构上基本相似。
虽然结构相似,但是对应于不同的移动网络,例如WCDMA和TD-SCDMA,每个模块的实现细节不完全相同,导致相应的硬件也可能不能通用。这就是所谓“双模双待”手机存在的意义。
具体来说,由于3G数据传输速度达到2M到7.5Mb/s(HSPA),实时性要求远远高于2G,所以3G的BP部分通常使用多个DSP硬件等等专用处理器,来处理协议数据的编码解码,而不采用软件的办法。使用硬件固然保证了速度,但是对于不同的通信协议,例如2G 的GSM/GRPS,与3G的WCDMA/HSPA,需要有不同的硬件配合。
不同国家和地区也使用不同的频段,RF部分也就不同。2G手机只要支持GSM /GPRS/EDGE 850/1900 和900/1800就可以号称世界手机(除日本和韩国外)。而3G的世界手机,一般需要支持2G所有的协议和频段,外加3G的2100/850/1900(覆盖日本和韩国)。对比MTK功能手机,这些前辈手机大部分是只支持2个频段的GSM/GPRS,3G手机的BP部分要复杂得多。如果把MTK的BP复杂度类比成8086,3G手机BP的复杂度也许就相当于Core2 Duo。
所有这一切都导致3G智能手机的BP部分的开发难度很大。在2G时代,TI+Nokia的无敌组合,一度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成为市场霸主。但是由于MTK的崛起,以及3G芯片出货的延迟,使得TI逐渐失去基带芯片的市场优势。至于其它2G时代的基带芯片制造商,NXP被收购后苟延残喘,Broadcomm试图用低价来争夺市场,但几乎无功而返。Marvell的Tavor虽然赢得RIM的订单,但是后继乏力。现在只有Qualcomm纵横捭阖,用AP+BP的SoC芯片,牢牢占据了3G单芯片市场。同时,Qualcomm用低端3G BP芯片,与英飞凌争夺BP专用芯片市场。
由于BP部分负责处理通话,实时性要求很高,所以BP部分使用的操作系统必须是实时操作系统(RTOS),例如VxWorks,Nucleus,和 ThreadX等等。实时操作系统负责各个Layer的所有功能模块的任务调度,如Figure 12.4中最右侧垂直黄色方框所示。
http://docs.google.com/File?id=drfcsw8_635ffw3jzdh_b【12】3G时代SmartPhone BP部分" TITLE="论山寨手机与Android 【12】3G时代SmartPhone BP部分" />
Figure 12.4 3G SmartPhone BP architecture [6].
Courtesy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49/4397161506_bd52c7cec9_o.png
总结一下,智能手机的BP部分实际上就是一个Modem。它与功能手机的区别仅仅在于,除了SIM/USIM这个外设被保留以外,其它的外设和人机接口统统被去掉,取而代之以AP端的控制接口,类似于MTK系统中的RMI,参考本系列第7章,MTK手机软件系统。
智能手机BP部分,分为垂直分布的多个Layers,对应不同的网络传输协议。同时又被水平分割为控制和用户两个planes,分别负责管理信息通道,以及负责传递信息实体。
智能手机BP部分拥有独立的实时操作系统,为各个Layer各个Plane所包含的所有功能模块,提供任务调度,CPU和内存管理等等最基本的操作系统内核服务。
智能手机的BP部分结构相当复杂,对应于不同类型的网络,不同地域的频段分割,软件和硬件都难以通用。
Reference,
[1] 3G Wireless Network, 2'nd Edition. ISBN-13: 978-0-07-226344-2.
[2] WCDMA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cepts.
[3] Wireless Protocols.
[4] WCDMA Radio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5] WCDMA Physical, Transport and Logical Channels.
[6] BP Architecture by 4M Wireless Lt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