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为:一首写满生命象征的恢宏力作——唐毅长诗《十九张机》浅析

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尺牍-高山流水 |
http://s14/mw690/001ioJM6gy6YCxFzVi51d&690
一首写满生命象征的恢宏力作
——唐毅长诗《十九张机》浅析
李大为
捧读唐毅长诗《十九张机》,周围徜徉的是粼粼时光。这是一首写满生命象征的恢宏力作,一首将传统文化精神演绎得如飞翔舞蹈的大诗!
关于诗歌写作,经验主义就像一个木匠,打造出第一条漂亮的木板凳,以后便照此复制,面对语言,他们也难以找到那份新鲜。但诗人是要和自己过往的经验搏斗的,所以必须要回到体验中来,甚至在超验中,不断建立新的语言秩序。
《十九张机》就是一首通过先民生存的超验构筑而成的诗篇。诗人的心灵抚慰无所不在,陶器、青铜、宣纸、香炉……这些洒满了中国文化意蕴的意象,将我们置于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这些支离破碎又鲜活透明的历史,在残垣断壁间,又在小桥流水间。其实,历史甚至可以是一个童话,但必须在文化里浸染。
作者的文化指向性在这首长诗里明确而闪亮,是完全中国化的精神图腾崇拜。“神似人非人/一位少女怀抱陶罐行走在田埂上”“一杯清茶,一册圣贤书/庭前一株老梅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乡绅迷上修桥补路/他们宅心仁厚,行善积德”。这些乡村生活的图景,是“老中国的儿女们”每天都在经历的日常生活。历史就要在这样的场景下展开。这不仅仅是一缕缕烟火的味道,更是一个独特的民间的视角。以这样的视角,对大历史予以审美观照。而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天人合一,儒道互补,也在他的诗句里找到了最好的注脚。这是诗人的文化理想,也是当下人文精神失落及终极关怀丢失后,诗人的一种文化再造。
更为难得的是,唐毅的诗歌意象,有深厚的传统意境,深刻的传统韵味,深沉的传统母题。他的诗歌语言,更有着深邃的传统韵律。且看情境的营造:“故垒是一道道已然风蚀的断壁残垣/太阳神被琢成一条猪龙/沉睡千年的新娘仍栩栩如生”。再看氛围的渲染:“鸿雁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山林还是那样清秀,土地还是那样肥沃/狼吃羊,羊吃草,草吃土/土以万物为食。所有先人皆蒙其接纳”。最后看意味的推介:“偶然垮掉的岩层,洞窟洞开/竹帛、卷帙、壁画……得以重见天日/无名氏手持灯盏/在一团漆黑里,找到了良心”。情境、氛围、意味,本来就是中国古代文艺美学里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都被涵盖到了这首诗里。所以一字一句读来,像是穿过了幽幽的时光隧道,与圣贤先哲对话。而缕缕挥洒不去的人生况味,也透过他节奏感极强的语言,一点一滴荡漾开来。
在《十九张机》里,我们随处可见诗人所勾勒的人物幻像。他们或是首领,或是少女,或是远征的将士,抑或是做糖人的小徒弟,都是一派纯真,心灵澄澈……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人性史。这个伟大的民族,有神话,有传说,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有高尚的人格精神,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暖意。这就是作者理想的精神家园、内心的价值诉求和不变的家国情怀!
(本文作者系大连民族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原载2016年1月15日《遂宁日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