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3:00am,在我,可能是巧合——每每第二天出差,前夜便总是精神得不得了,不是晃至天亮,就是干脆直接带着苍白,奔赴机场。
刚才偶然发现了达贝妮的blog,停留至现在。
去年媒体报道颇多的女子,没见过,但各种信息知道一些,有些传奇,各种大、小道消息形成的印象——能干、有姿色。安排了陈老师访她,她生病了,不愿诉之媒体,但是互联网也是媒体平台,拦不住的。我们不会力图呼唤同情和怜悯,但一个要强、生动、真实的漂亮女子在那样的境遇下给出的应该会是平等的对生活的思考。
她为我们拍了性感的照片,但从她那篇上月底的文字,看得出对这次合作有她情绪变化,也有友人反对。我回复如下:
回应“霏”——“脱掉衣服给男人看,不就是这样嘛。说得好听点是拍杂志照片”,对很多信息、行为的解读方式很多,此为其一;“活着为了死亡,不就是这样嘛。说得好听点,是要把活着变得有意义”,我们用某一种方式去消解一种认识的时候总会是片面的,谈不上好坏,论不上优劣,不过是呈现了我们价值判断的不同。
意义,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一个话题。它有太鲜明的个人特征。脱衣服的意义、活着的意义有太多的存在与可能。在那其中,我们还有条件选择——脱衣服不是只为给男人看,更是给在看到那景象的瞬间愿意脱离日常的我们,或者,也许,给将其作一种生命体验的自己。 回应贝妮—— “看《男人装》的男人和在火车站买色情杂志的民工”,生理欲求上没有区别。但要让一个孩子营养均衡、长得健康,一定不会只给他单一食物种类。那本杂志在让男人感官获得满足的同时,还在逐渐给予那些活生生个体真实欲求外,更多关于生命、生活、文明、性别......泛话题的趣味、智性的思考。这是买色情杂志的民工看不到的附加内容,是买倡导传统主流价值观的杂志的男性读者看不到的差异化内容。 我们笑着应对一切,包括苦痛、伤病、幸福、快乐......如果还看不出来,那是做得不够,思考的过程一样乐趣、困难并存,但那个方向看得见。 男人本质上一样,但谁说这本男人的杂志不关心女人的思想...... |
前一篇:叶子和我们这样的女人
后一篇:移动中的瑞士